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民事法律行为 > 价格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及法律责任

价格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及法律责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7-13 16:39:28 人浏览

导读:

价格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有,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欺骗性标价、虚假折价、隐蔽价格附加条件,以及不履行价格承诺等;其面临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责任和侵权责任两方面。

价格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及法律责任

  一、价格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

  价格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如下:

  1.虚假标价。

  2.两套价格。即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3.欺骗性标价。即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4.模糊标价和虚夸标价。

  5.虚假折价。

  6.对处理品不标价。即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不如实披露赠品情况。

  8.隐蔽价格附加条件、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虚构比较价格、价质不符、谎称“政府定价”等。

  二、价格欺诈的法律责任

  价格欺诈的法律责任如下:

  1.行政责任: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侵权责任:除了受到价格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之外,还有可能被消费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起诉和要求“退一赔一”的索赔,而且如果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损害竞争对手利益的,其他经营者甚至可以追究不正当竞争方面的民事责任。

  三、价格欺诈怎么处罚

  价格欺诈的处罚,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