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合同通则一般规定 > 间接代理的法律界定,间接代理与行纪的区别有哪些

间接代理的法律界定,间接代理与行纪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7-25 13:48:59 人浏览

导读:

间接代理的法律界定,要根据行为人是否具有代理权,或是代理行为是否超过代理权,以及第三人是否善意等因素去把握;其与行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代理人的主体资格的限制与否,委托人是否由直接介入权利,以及有偿无偿等方面。

间接代理的法律界定,间接代理与行纪的区别有哪些

  一、间接代理的法律界定

  间接代理的法律界定如下:

  间接代理,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法律行为,并符合合同法关于间接代理构成要件的规定的代理,它是与直接代理相对应的;在间接代理的情况下,由于代理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为的,在法律上仍然是代理人和第三人之间发生的合同关系,所以,只有以后因本人行使介入权和第三人行使选择权,才可能使被代理人承受代理行为的效果。

  在间接代理中,由于代理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为的,所以按照传统的大陆法关于代理必须显名的要求,此种代理在性质上不属于真正的代理


  二、间接代理和行纪的区别

  间接代理与行纪的区别有:

  1.间接代理合同中对代理人的主体资格没有限制规定,而法律快车提醒您,行纪人只能是有权从事行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或相关组织;

  2.间接代理中,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可以行使介入权。行纪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行纪人对该合同直接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3.间接代理可能有偿或者无偿,行纪合同是有偿的。

  三、间接代理的法律依据

  间接代理的法律依据如下: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二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第一百六十三条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