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合同的订立 >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原则是如何的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原则是如何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6-22 15:29:37 人浏览

导读:

合同订立过程中应当防范的法律风险包括有,查看必要条款是否缺失、合同主体是否具有资格、查看贷款拖欠风险等;此外,还要注意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不一定同时发生。订立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原则包括了平等、自愿、公平等原则。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原则是如何的

  一、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应如何防范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一些法律风险应注意防范。

  1.从合同条款完备入手,防止合同不完备,必要条款缺失,导致合同履行和纠纷发生后无约可依。

  2.查验、调研对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履行能力,防止出现如买卖合同纠纷在签订合同时,卖方出示真实的质量较高的样品,而在履行时却代以质量低劣的伪次品。

  3.合同主体欺诈风险,为了追求利润,许多组织采取各种欺诈的手法,制造主体合法、真实的假相,达到签约(欺诈)的目的,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

  4.货款拖欠风险,贷款拖欠纠纷在办理的纠纷中最为常见,纠纷原因有因合同约定付款不明、当事人履约能力不足、违约成本低等。

  二、合同订立需要遵守的原则

      合同订立需要遵守的规则有: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不违背公序良风原则。

  6.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

  7.绿色原则。

  每一份合同都是具有一定的法律风险,法律快车提醒您在风险产生之前想办法进行预防才是最好的。

  三、合同成立是否就是合同生效

  合同成立不一定就生效,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不一致的,两者有具体的区别。

      1.构成要件不完全相同。合同成立的标志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

  2.发生时间不完全相同。合同成立的时间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标志,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而合同生效的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合同成立时就可以生效,但法律、行政法规有特别规定或合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依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如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合同。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