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合同违约责任 > 可得利益损失的性质及特征

可得利益损失的性质及特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20 09:54:54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在实际处理可损失利益的时候,需要事先了解好具体的法律概念以及相应的法律特征。那么,可得利益损失的性质及特征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可得利益损失的性质及特征

  一、可得利益损失的性质及特征

  民法上所说的可得利益,它是指权利人(受害人)以其所有的或者由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为基础和前提,通过一定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生产经营行为)期待实现和取得的财产增值利益。这种利益具有如下特征:

  (一)未来性。即可得利益是一种未来利益,它在违约行为发生时并没有为权利人所实际享有,对权利人来说,它属于正在期待或正在着手实施和取得的一种利益,它必须通过合同的实际履行以及权利人的一定付出才能得以实现。

  (二)期待性。可得利益的期待性与其未来性有关,未来性强调的是其时间特点。期待性则强调可得利益是权利人订立合同时期望通过合同的履行所获得的利益,是权利人在订约时能够合理预见的利益。

  (三)现实性。可得利益已具备实现的条件,只要合同如期履行,就会被权利人所获得,在通常情况下,权利人为实现这一利益已作了一些准备,具备了转化为现实利益的基础和条件并且能够加以确定。正基于以上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可得利益对权利人来说是一种实际的而不是假设的或者虚无缥渺的财产利益,它与财产的实际损失表现形态虽不同,但在对权利人的实际经济利益的影响上并无差别。

  这种影响表现在:

  (一)它的损失使权利人的财产在一定的时间内未能按期待获得增值

  (二)这种损失使权利人在一定范围或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计划落空

  (三)它的损失使权利人蒙受了不应有的负担。因此,否认可得利益损失是一种实际损失是没有理论根据的

  二、可得利益损失认定的例外情形是什么

  关于可得利益损失认定的除外情形。通常认为,以下三种情形不能适用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规则。

  第一、存在欺诈情形。《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第2款:“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据此,当违约方违约存在恶意欺诈的情况下,并不适用可得利益的赔偿原则,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在违约导致人身伤害或者死亡以及精神损害之情形。由于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这种损失,因此不属于可得利益赔偿范围。人身伤亡以及精神损害赔偿属于侵权法调整范畴,受害方应当根据侵权行为法主张权利和损害赔偿。

  第三、当事人订立合同时若约定了违约金或者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之情形。该情形之存在意味着排除了可得利益赔偿规则的适用余地。无论当事人约定的数额是否准确,都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所预见到的损失数额,并没有超过订约人的预见范围,因此没必要再适用可得利益损害赔偿的规则。

  《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四条 【损害赔偿的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什么叫可得利益损失

  可得利益损失,指的是一方未全面履行合同等违约行为导致守约方所丧失的财产性损失。即在合同履行前并不为当事人所拥有的,而为当事人所期望在合同全面履行以后可以实现和取得的财产权利。通常情况下只要构成违约行为即可能导致对方可得利益的损失。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可得利益损失的性质及特征的相关知识,相信您通过了解也知道了可得利益损失的具体概念是怎样的,也能清楚认识到,当我们面临这类纠纷时,应当怎样去处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 对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理解
    对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理解

    案由: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原告:睢宁县康复医院(以下简称康复医院)被告:睢宁县城东劳务公司(以下简称劳务公司)案情简介:2003年8月22日睢宁县城东劳务公司接受南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人浏览
  •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的种类是对所有制形式的反映。所有权的形式主要有国家所有权、集体组织所有权和公民个人所
  •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范围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范围

    赔偿可得利益损失的范围是:如果当事人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包括生产利润类的损失(根据所延误的生产期限与可比利润

    #合同法
    人浏览
  • 可得利益损失的概念
    可得利益损失的概念

    可得利益损失的概念1,可得利益与可得利益损失国内学者一般是这样界定可得利益的:可得利益是与现存利益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合同履行前并不为当事人所拥有的,而为当事人

    #期待利益
    人浏览
  • 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
    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

    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依我国合同法规定,可得利益损失赔偿是指:当事人一方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行为,直接导致对方丧失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期待利益
    人浏览
  • 具备以下几个要件的话,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客体要件: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要件:该
  • 什么叫可得利益损失
    什么叫可得利益损失

    可得利益损失,指的是一方未全面履行合同等违约行为导致守约方所丧失的财产性损失。即在合同履行前并不为当事人所拥有的,而为当

    #合同法
    人浏览
  •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范围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范围

    大家在签署合同时,当然大部分都是奔着利益签署的,可得利益就是其中一种,是指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物质或者非物质的利益。是按照合约合法的利益。那么,如若可得利益损失了

    #合同法
    人浏览
  • 危害国防利益罪是指主体出于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危害国防利益,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类犯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公民个人,也可以是法人,还有极个别的军职人员
  • 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如下:1、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在公司经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2、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各自承担的风险不同。3、两种权益的偿还期限不同
  • j停运费,贬值损失等,交强险限额很少的,
  •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 合同期满解除协议常见处理方式有:协商解除、依法解除。选择时应考虑合同内容、双方意愿及法律规定,以协商解除为优先,无法协商时依法处理。
  •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 定金收据与合同不同。定金收据仅作为支付凭证,约束双方定金事宜;合同则更全面,规定双方权利义务。操作时,定金收据在交付定金时出具,证明定金交付事实;合同则在双方达
  •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 高层建筑的电梯电费一般包含在物业费中,由物业公司承担。若遇到相关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与物业公司协商、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问题的
  •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 一、怎样投诉出租车乱收费1、出租车乱收费的,乘客可以向出租车公司或者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投诉的。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受理的投诉,应当在10日内
  •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 不可以卖租来的手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将租用的手机非法占为己有并出售,可能构成侵占罪。如不及时归还或处理,将面临法律追究,包括但不限于有期徒刑
  • 即使您报名的电影在比赛中未获奖且不公开放映,使用未授权的音乐仍可能产生影响。
  • 如果您决定找律师起诉,您需要准备与代理合同相关的所有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文本、货款预留的凭证、与对方的沟通记录(如邮件、短信、微信等)以及任何可以证明对方未履
  • 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关于设备解锁的条款,你首先可以尝试与经销商进行协商,说明你已经付清款项并要求其履行解锁的义务。如协商无果,可以考虑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