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物权 > 抵押权 > 债务人的抵押行为有效性如何

债务人的抵押行为有效性如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3-01 16:32:42 人浏览

导读:

在进行抵押活动的时候,关于抵押权的相关概念,在民法典当中有作详细规定。那么,债务人的抵押行为有效性如何?债务人将财产抵押给他人怎么办?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债务人的抵押行为有效性如何

  一、债务人的抵押行为有效性如何

  债务人的抵押行为有效性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

  《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条 【担保合同】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

  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二、债务人将财产抵押给他人怎么办

  债务人在起诉前,如果通过虚增债务的方式抵押财产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财产抵押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三、抵押人是否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来看,如果抵押人是一般保证中的保证人或者是混合担保中提供担保的第三人那么则是享有先诉抗辩权的。因为抵押人还可能存在于连带保证责任之中,所以在平时的应用中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的分析。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债务人的抵押行为有效性如何的相关知识,债务人的抵押行为有效性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