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人格权 >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 隐私权是第几条法律

隐私权是第几条法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3 08:58:09 人浏览

导读:

隐私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人权,每个人的隐私都不得遭受侵犯。那么,隐私权是第几条法律?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定罪?隐私权的特征是什么?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能够帮助您解决问题。
隐私权是第几条法律


  一、隐私权是第几条法律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他人隐私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二、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定罪

  1、原则上,只是故意泄露他人隐私的,不构成犯罪,这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事法律的调整范畴。

  2、可能构成侮辱罪,《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侮辱他人的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才以犯罪论处。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以犯罪论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4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隐私权的特征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的秘密。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所具有的有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本质属性。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他人隐私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隐私权是第几条法律之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建议咨询我们法律快车的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