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侵权责任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 怎么认证交通事故逃逸

怎么认证交通事故逃逸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01 13:10:40 人浏览

导读:

每天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有很多,严重的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面对车祸,有的司机发生车祸后直接驱车离开。那么,怎么认证交通事故逃逸的行为呢?以下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怎么认证交通事故逃逸这一问题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怎么认证交通事故逃逸

一、怎么认证交通事故逃逸

(一)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二)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逃逸后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交通事故逃逸的责任划分是什么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一律认定为全责,具体责任有:

(一)行政责任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二)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

(三)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属情节加重犯,《刑法》将此规定了较重的量刑。需要提及的是,《最高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故意杀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

三、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

发生事故后,要经交警部门调查,再确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会终身吊销驾驶执照,还会根据《刑法》的规定处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怎么认证交通事故逃逸这一问题的法律知识。综上所述,交通事故逃逸行为认定,需要根据当事人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来认定。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非常专业的建议。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 如何证明肇事逃逸了
    如何证明肇事逃逸了

    确凿的证据是证明肇事逃逸的关键。本文将详细阐释如何认定此类行为,责任判定的法律依据,以及正确的法律态度和行动。跟随法律快车小助手,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 你好,具体情况,需要了解一下xw。
  • 如何认定肇事逃逸的标准
    如何认定肇事逃逸的标准

    认定肇事逃逸的标准有肇事人的主观心态和行为做出时间等。交通肇事逃逸是当事人为了逃避某种法律责任,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可能会涉嫌触犯《刑法》构

    #交通肇事罪
    人浏览
  •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包括驶离现场、逃离现场、送医后未报案离开、接受调查时逃匿等。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后逃逸将受到法律严惩,可能导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来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来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为:行为人具有为了逃脱责任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其主观目的为逃避法律责任。如果当事人交通肇事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

    #交通事故
    人浏览
  •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未立即停车处理并逃离现场。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判断交通肇事逃逸主要依据当事人对事故的明知程度、事发后的行为表现及
  •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呢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呢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时,须符合下列两个要件:1、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道

    #交通事故
    人浏览
  • 由交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是:第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第二,主观上当事人具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意图;第三,地点上当事人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法律依据:《道路
  • 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现在交通发达,大家的交通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机动车出行,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变的越来越大,我们都知道,发生事故之后,需要对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 您好,案件当中当事人具体做了什么事,可以描述一下,给您具体分析
  • 怎么认定交通事故逃逸
    怎么认定交通事故逃逸

    存在以下情况的,可以认定交通事故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

    #交通事故
    人浏览
  •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一般是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以下情形的,不予减轻:(一)发生道
  • 交通逃逸事故怎么认定
    交通逃逸事故怎么认定

    交通逃逸事故的认定是发生交通事故依旧逃离现场的,未进行报案、留下假信息等违法行为。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赔偿的,只要驾驶者为车辆购买了交强险即可赔偿。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 这样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道事故现场的;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行为的,那么就会被认定肇事逃逸。法律依
  • 交通逃逸扣多少分
    交通逃逸扣多少分

    交通逃逸扣十二分,并且需要依据事故造成的损害结果要求肇事方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交通逃逸需要成立的情形是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弃车或驾车逃离现场等。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 一般小事故逃逸的后果
    一般小事故逃逸的后果

    一般小事故逃逸的后果应当是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会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并且会从重处理。遇到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方式是立即停车报警处理,若是有伤者的则应当将伤者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的要件是:1、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客体是交通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3、主观方面是故意;4、客观方面是行
  • 肇事逃逸的法律定义
    肇事逃逸的法律定义

    肇事逃逸的法律定义指在主观上有明显逃避处罚的目的在客观上实施了具体逃离的行为。如果只是将事故伤者送往医院,之后不留下肇事驾驶人的真实信息也不报警处理的,可认定为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的要件是:1、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客体是交通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3、主观方面是故意;4、客观方面是行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