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民事责任 > 可预见的情况属于不可抗力吗

可预见的情况属于不可抗力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14 10:15:06 人浏览

导读: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违约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所以出现违约时,认定不可抗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是否承担违约责任,那么可预见的情况属于不可抗力吗?对于大家提出来的这个疑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预见的情况属于不可抗力吗

一、可预见的情况属于不可抗力吗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此可预见的情况不属于不可抗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不可抗力构成的因素

(一)不可抗力因素之一:不可预见性

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如果能预见,或应该能够预见,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运输一批货物从一海港到另一海港,船长出海前未听广播天气预报即开船,结果遇上风暴使货物受损。该风暴对于船长来说就不是不可抗力。因为作为海上运输的船长出海前应了解一下当天的天气预报,而天气预报已对该风暴作了预告,船长能够预见,却由于疏忽未注意应当承担货损的责任。

(二)不可抗力因素之二:不可避免性

即使出现了不可预见的灾害,如果造成的后果是可以避免的,那么也不构成不可抗力,只有无法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避免,才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例如船在海上遇到风暴,附近就有避风港但不进去致使货物受损也需承担责任。

(三)不可抗力因素之三:不可克服性

这是不可抗力的最后一个特征。指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即毫无办法加以阻止,如政府或社会行为,譬如政策的变化、国家出现政权的交替等。

三、不可抗力的种类

哪些事件属不可抗力,我国法律没有作出具体列举式的规定。理论界将其划分为三类:

(一)自然灾害。尽管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见能力(如预测地震、台风),但是,人类仍无法抗拒它。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阻碍着合同的履行。

(二)政府行为。合同当事人往往很难预见政府的政策,法律或行政措施的变化,若当事人在合同签订之后,政府颁布新的政策、法律或采取新的行政措施,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应免除债务人不履行合同的责任。如政府干预、禁令、禁运等等。

(三)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是指阻碍合同履行的一些偶发事件,如战争、罢工、骚乱等。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可预见的情况属于不可抗力吗“这一问题的解答。阅读了上文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应该对此相关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了吧。由上可知,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此可预见的情况不属于不可抗力。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大家专业的建议。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