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民事责任 > 审批不通过属于不可抗力么

审批不通过属于不可抗力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17 08:51:43 人浏览

导读:

当我们与对方签订合同时,需要对方进行审批通过后,合同才可以生效。当审批没有通过时,合同是无法生效的,但是我们可以向对方申请违约赔偿。那么审批不通过属于不可抗力么?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审批不通过属于不可抗力么

一、审批不通过属于不可抗力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水灾、战争等。”银行审判没通过审核,不算不可抗力。不过你可以证明营销人员有误导,欺骗的行为,让你签的合同,损失可以小一点。

二、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原因酿成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前者如地震、水灾、旱灾等,后者如战争、政府禁令、罢工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是一种法律事实。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可能会导致原有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消灭,如必须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也可能导致新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如财产投保人在遇到因不可抗力所受到的在保险范围内的财产损失时,与保险公司之间产生出赔偿关系。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遭遇事故一方应采取一切措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不可抗力认定

(一)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一般合同当事人来说,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客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合同当事人就应预见到;如果对该种事件的预见需要有一定专门知识,那么只要具有这种专业知识的一般正常水平的人所能预见到的,则该合同的当事人就应该预见到。另一个标准是主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条件如年龄、智力发育状况、知识水平,教育和技术能力等来判断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应该预见到。这两种标准,可以单独运用,但在多种情况下应结合使用。

(二)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审批不通过属于不可抗力么”的相关法律。审批不通过不属于不可抗力,但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话,可以解除合同。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以及其他法律问题咨询,可以联系我们法律快车的专业律师,为您提供详细解答。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