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合同的效力 > 买卖合同逃税能否认定合同无效

买卖合同逃税能否认定合同无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02 10:17:13 人浏览

导读:

很多不法分子心存侥幸,在买卖合同中采用违法手段逃避缴纳税款的义务,以图能非法获得更多的不法利益,那么如果买卖合同中包含着逃税内容,是否能认定该合同为无效合同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解答买卖合同逃税能否认定合同无效的问题。

买卖合同逃税能否认定合同无效

一、买卖合同逃税能否认定合同无效

买卖合同效力和逃税一般是两回事,逃税一般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如果通过签订阴阳买卖合同方式逃税的,虚假的那份阳合同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逃税行为的含义

逃税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不缴或少缴税款的非法行为。主要表现有:伪造、涂改、销毁账册、票据或记账凭证,虚报、多报费用和成本,少报或不报应纳税所得额或收入额,隐匿财产或采用不正当手段骗回已纳税款等。在西方国家,发生逃税行为有其主客观原因,一方面纳税人怀有减轻本身税收负担的强烈欲望,另一方面,税务管理不严和税率过高也会助长逃税行为,而且税法越复杂以及越是要求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逃税也就越容易。另外,如果舆论对逃税行为持同情态度,逃税活动会受到鼓励。

三、逃税的基本种类有哪些

纳税义务人采用种种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在资本主义国家,逃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取非法手段逃避纳税;一种是采取合法手段逃避纳税。前者称逃税,后者又称避税。

狭义的逃税是指利用非法手段,不按税法规定申报纳税的一种违法行为。如利用漏报、少报、不报应税收入、收益;伪造账证,隐匿财产,甚至贿赂税收官员等非法手段逃避纳税。广义的逃税是指纳税义务人采用各种手段逃避纳税的一种行为。具体可分为两种:

1、采用非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在西方国家一般称“逃税”,在我国称“抗税”、或“漏税”。

2、采用合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称为“避税”。狭义的逃税指纳税义务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逃税行为并不会影响到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逃税行为的认定和合同本身的有效要件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的,因此逃税行为并不能否定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以上就是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买卖合同逃税能否认定合同无效的详细知识。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