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合同违约责任 > 签了合同不履行算诈骗吗

签了合同不履行算诈骗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5-27 08:52:50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基于双方利益进行签订合同,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对方不履行合同的情况。那么,签了合同不履行算诈骗吗?合同不履行和合同诈骗有什么区别?合同履行不能的情形包括哪些?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签了合同不履行算诈骗吗

  一、签了合同不履行算诈骗吗

  合同的履行是双方的义务,一方不履行合同就是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要付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仅仅是不履行合同义务还不是诈骗的必然要素,只能算是民事责任而不构成诈骗罪,可以按照合同的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要求赔偿。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四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第三人对履行该债务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权向债权人代为履行;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只能由债务人履行的除外。

  二、合同不履行和合同诈骗的区别

  1、是否有证据证实被告人采用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2、是否有证据证实当事人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为履行合同作了相应的准备

  是否构成合同诈骗,关键在于证据是否能证实被告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三、合同履行不能的情形

  《民法典》110条规定,一方违约时,当依社会观念认为债务事实上已无法强制执行,即属于履行不能;即使尚有履行的可能,但如果履行将付出不适当的代价或冒有生命危险,或因此违反更重大的义务,则依诚实信用原则,也应认定为履行不能。

  履行是否可能,应依一般社会观念判断,而不能仅凭债务人的观念加以断定。履行不能的原因很多,有时是因为标的物已灭失;有时标的物虽然存在,但因为法律上的原因而不能交付,如标的物被依法规定为限制流通物;有时是因为债务人自身的原因不能提供原定的劳务,如在以提供劳务为标的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等。

  签了合同不履行只能算是民事责任而不构成诈骗罪,可以按照合同的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要求赔偿。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签了合同不履行算诈骗吗之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建议咨询我们法律快车的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