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保护 > 专项行动 > 河南郑州首批7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受培训

河南郑州首批7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受培训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5-13 12:15:51 人浏览

导读:

为更好地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提高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业务水平,提升传承人的专业能力。11月28日,郑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嵩山饭店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

  为更好地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提高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业务水平,提升传承人的专业能力。11月28日,郑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嵩山饭店举行。

  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70多人参加了培训。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吴玉琦副局长出席了开班仪式。吴局长对前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安排与要求,并对参加培训的各位学员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为保证培训班的质量和水准,特邀省内知名专家高天星(郑州大学教授、人文学者)、尚春生(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卢焱(郑州大学教授)、轩彦欣(郑州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做专题辅导报告。组织与会者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针对有关条款,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讲解分析。同时,根据当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对非遗收集与整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在收集与整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一一进行了指导。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的讲课为基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了郑州市“非遗”传承人的文化素质和技艺水平,加强了郑州“非遗”传承人队伍的建设。与会者都纷纷表示,这个班办的及时,有指导性,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为传承人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为郑州培养出更多的“非遗”传承人才和领军人物打下了基础,更快地推进了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马静)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