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专利权 > 人才建设加速专利事业发展步伐

人才建设加速专利事业发展步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6-04 17:59:20 人浏览

导读:

为加速我国专利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专利人才培养备受重视。为此,我国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十一五”规划,在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启动“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加快了对专利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体系内专门人才以及企事业、中介机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此

  为加速我国专利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专利人才培养备受重视。为此,我国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十一五”规划,在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启动“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加快了对专利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体系内专门人才以及企事业、中介机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此外,全国各地知识产权培训已成体系,为专利事业全方位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人才工程 由点及面

  “十一五”期间,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更快地加速知识产权与经济的融合,我国加大对各类知识产权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2006年2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知识产权人才 “十一五”规划草案,按照规划要求,《2007—2010年“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地方知识产权局意见后印发。该方案设定了未来几年人才培养目标,即在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中介服务机构中培养数百名专利高层次人才,数千名具有先进专业水平和学术优势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数万名企事业以及中介服务行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自2007年至今,“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共确定了206名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人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部分高层次人才远赴美国卡多佐法学院、德国慕尼黑知识产权法学中心培训。目前,部分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人选已经成为知识产权业界重要工作、重大专项、重要研究中的骨干。

 以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培训为引领,知识产权局系统全面启动人才培养工作。“十一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了中长期出国(境)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十几个中长期出国(境)人员培训渠道,选派267人次的优秀干部和业务骨干分赴美、英、日、韩等国家进行中长期学习进修;面对专利审查队伍大幅度增长的现实,国家知识产权局连年强化专利审查队伍培训,先后培训专利审查人员3000余人。


  此外,“十一五”期间,上海、广东、贵州、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市纷纷开展了本省的专利人才培育工程,上海、江苏、湖南、安徽、深圳等省市还建立了专利人才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体系,开展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育工作。

  专利培训 见微知著

  “十一五”期间,根据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人才规划精神,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全国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指导纲要》,全方位、分层次、成体系地开展各类知识产权培训。

  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围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行业企业为重点,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同时,为提升国际影响力,积极开展涉外培训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举办欧洲专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新审查员培训班、欧洲专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高级审查员培训班,开展了对澳大利亚、朝鲜等近10个国家的审查员和官员的培训。

  “十一五”期间,以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服务为重点,开展系列培训活动,效果显著。以专利代理行业为例,2010年,全国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人数已经达到1.1397万人,专利代理执业人员6433人,专利代理机构793家,执业人员数量相比2005年的3892人翻了近一番。

  “十一五”期间,知识产权局系统加强跨系统合作,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知识产权知识。为提高领导干部知识产权意识,承办了中组部委托举办的5期全国市(地)领导干部知识产权战略专题研究班,培训近200名市地级领导干部;联合司法部举办了3期全国知识产权专题卫星远程讲座;联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同开展“653”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举办信息、制造等领域多期知识产权战略专题培训班,推动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普及工作。

  与此同时,各地知识产权局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合作,不断拓宽培训渠道,促进了知识产权培训工作。配套建设 强力支撑

  为加强人才建设和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各项配套措施建设有序进行。“十一五”期间,全国各地依托当地教育资源,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同时,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库,科学管理人才信息。

 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清华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培训上开展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以此示范带头作用,全国各地加强与当地高校等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培养和支持知识产权领域的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2009年10月,继湖南建立首家“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湖南)基地”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建立了9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知识产权师资建设和培训基地的建立使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培训有了新的平台。

 为整合和利用现有知识产权专家级人才,2010年8月,来自全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知识产权领域的20位专家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首批委员,为知识产权重大战略和关键问题的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2010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库与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建立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库,人才库由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国家知识产权百名高层次人才库和省级知识产权人才库组成,以形成一支多领域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专家队伍。同时加强国家知识产权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数据中心、各省区市知识产权局分级分类分领域管理,形成全国知识产权人才信息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

  5年来,专利人才建设在数量、质量以及管理模式方面均获得进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只专业高效的队伍,在专利管理、审查、执法等各领域均有建树。未来,专利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将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更新动力,带来更大发展。(知识产权报 记者 向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