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动态 > 国内知识产权动态 > “3.3”目标达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3.3”目标达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5-06 13:22:30 人浏览

导读:

本网本网讯2011年对于通信行业而言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苹果联盟45亿美元收购北电专利资产,谷歌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及逾万件全球专利资产,苹果与三星、HTC诉讼战火遍及全球,中兴与华为、爱立信专利诉讼缠斗,一系列知识产权收购及诉讼案,标志着知识产权资产
本网

本网讯 2011年对于通信行业而言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苹果联盟45亿美元收购北电专利资产,谷歌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及逾万件全球专利资产,苹果与三星、HTC诉讼战火遍及全球,中兴与华为、爱立信专利诉讼缠斗,一系列知识产权收购及诉讼案,标志着知识产权资产作为企业竞争中重要的战略资产,价值日益凸显,同时,也意味着通信领域的竞争已然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在以知识产权作为武器的角斗场上,当下烽火连天的通信领域只是全球诸多产业领域的一个典型和缩影。而对迅速崛起的中国企业而言,在欧美强势企业主导的环境中,如何提升自身的知识产权优势及参与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博弈,将是从国家到企业层面都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之一。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这是我国应对形势变化的战略举措,契合“十二五”时期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的要求。这一量化指标在考量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现实场景下,前瞻性地响应了“十二五”时期的转型要求,希望通过量变到质变,实现“创造大国”的转身。

以企业知识产权从业者的角度而言,为了实现“3.3”指标及该指标对于经济发展的切实推动,一些配套举措仍是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及社会公众关注的:

其一,指标的落实及差异化设置。地区和行业间知识产权发展是不均衡的,在保证整体目标推进的前提下,需考虑地区和行业间的差异,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落实指标,应根据不同行业、地区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3.3”指标基础上,设置差异化的细分指标,并配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引导相关资源向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倾斜。

其二,政府职能管理及知识产权产业培育。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需要做好宏观的管理及资源投放,积极调动企业、高校等在创新方面的投入及高质量专利产出,并通过扶持建立配套的相关产业及商业模式,比如专利交易产业、专利风险预警及知识产权融资,推动专利资产的产业化,让企业从竞争及运营两个层面都切实体会到专利资产的价值所在。

其三,全民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种子的生根发芽结果,必须有其适宜的土壤,而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亦需要有其适宜的知识产权文化土壤。做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指标意义的宣传工作,把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灌输给社会公众,这对于“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达成、弘扬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这一指标的提出,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深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一目标定能达成。(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王海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