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资信调查程序 > 谈一下有关互联网诚信度的问题

谈一下有关互联网诚信度的问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2 22:27:16 人浏览

导读:

??虽然中国从使用人数来说,已经是互联网的第一大国,很多人到了离开网络就无法生活的程度,但对于互联网的信任度倒是不高,大概有85%的网民不相信互联网。其中,对于主要产生内容的论坛与博客,只有15.7%的人相信其内容为真;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相信网络
??虽然中国从使用人数来说,已经是互联网的第一大国,很多人到了离开网络就无法生活的程度,但对于互联网的信任度倒是不高,大概有85%的网民不相信互联网。其中,对于主要产生内容的论坛与博客,只有15.7%的人相信其内容为真;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相信网络的安全性。
??
??其实这事儿用这种很极端的数字统计的形式说出来似乎是很吓人,仿佛互联网已经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地,一帮骗子横行之所。不过呢,如果我们扪心自问的话,在实际生活里我们对社会或者提供资讯的媒体到底有多少信任度?能够比这个高到那里去?我个人感觉即使是比互联网的信任度高,也不会高过很多。所以,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不因为互联网的虚拟性而更坏,也不因为现实中的面对面就更好。说到底,互联网基本就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或者镜像。
??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是说互联网不能够给人以信任感是一种危言耸听,似乎是我等百姓一到了蒙面上网的时候,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不同生物似的。这些词汇后面,隐隐约约有归罪于互联网的意思在里面。
??
??其实网络生活与实际生活并没有多少差异。有人说网络暴露了人内心里阴暗的东西,这个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除非我们都认为自己是人格分裂的神经病,否则这种说法就是对理性的一种侮辱。但也不能说这种说法全错,毕竟是虚拟世界,释放一个人心中的恶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不是人格分裂,而是暴露了更多的人性中“恶”的因素。
??
??但如您所知,“人之初、性本善”这事儿虽然说了好多年,到底是不是一个事实还是很值的商榷。荀子就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是经过文化熏陶与道德教养才能变得比较善良。中国的法家也认为人性本恶,要用法治的方式强迫其遵守规则。现代社会好像不太讨论人的本性,而是认为法规严整是第一位的——好的制度把坏人变成好人、坏的制度把好人变成坏人,然后辅以文化、道德、宗教等手段,使我们的社会有“天天向上”的趋势。
??
??我个人感觉不争论善恶的现代社会观念比较有道理,如果经过那些手段后,社会的诚信度增加了,而互联网上的信任度还是很差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说人性本恶。如果一个社会在实际生活中比较讲究诚信,到互联网上也比较诚信与值得信任,我们至少可以判断出人性本身还是很有教化余地的——如果不说是本来善良的话。
??
??我是个很喜欢网络交易的人,并不相信网络的交往与实际交往有任何不同的地方。经过这些年的网络生活,我个人感觉在国内的网络交易确实是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在与国外的人交易中确实是很少遇到的。总体来说,网络上上当的可能与实际中上当的可能成正比,也就是在实际中上当的机会越多,网络中上当的时候也就越多。这也证明了我上面所说的,不是网络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
??
??所以,还是不要指责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吧,这些变化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互联网从来不是原因,甚至也不是结果,而只是表现某种现象的工具。所以,关于这事儿我是这么想的:除了增强互联网的一些管理基本管理之外,想要把这方面的信任度提升一些的话,敬请先提升整个社会的诚信度。我不认为在假新闻频出、商业陷阱多有的社会里,网络上能好到那里去。而这种指责,除了转移视线外,更是别无其他用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