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资信调查程序 > 诚信的楷模 道德的标杆

诚信的楷模 道德的标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2 14:11:31 人浏览

导读: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大力弘扬信义兄弟的崇高精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春明信义兄弟的感人事迹,经楚天都市报率先推出、中央和省内各媒体集中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学习宣传信义兄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大力弘扬“信义兄弟”的崇高精神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春明

  “信义兄弟”的感人事迹,经楚天都市报率先推出、中央和省内各媒体集中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学习宣传“信义兄弟”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信义兄弟”的崇高精神。

  1、深入学习“信义兄弟”诚信大义的优秀品格。为了让农民工按时拿到工钱,哥哥孙水林遭遇车祸,弟弟孙东林接力送薪,兄弟俩二十年如一日,始终恪守着“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约定和承诺。“言必行,行必果”,在“信义兄弟”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和最终极的诠释。无信不立,诚行天下,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当像“信义兄弟”那样,坚守中华民族讲求诚信的传统美德,将诚实守信作为人生准则,作为社会生活最起码的行为规范和公共义务。

  2、深入学习“信义兄弟”知荣明礼的高尚情操。“信义兄弟”勤俭自强、勤劳致富,从最初的打工者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经营者,他们始终坚持穷不忘根、富不忘本,对工人尽量给予优厚待遇。“信义兄弟”以重信义、知礼法、守规矩作为处世之道、传家之法,他们的大仁大义大善,为我们立起了做人做事的标尺和明镜。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当像“信义兄弟”那样,切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

  3、深入学习“信义兄弟”奉献社会的责任自觉。长期以来,“信义兄弟”对社会负责,对业主负责,建设的每一项工程都是样板工程。他们咬定“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朴素信念,发家致富后,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接济他人,捐赠救困,以先富带动后富,带领周围的群众外出务工,造福乡邻、回报社会。“信义兄弟”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用善心、善意、善举践行了普通公民的社会责任。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当像“信义兄弟”那样,始终将社会责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自觉,心怀大公,奉献社会。

  4、深入学习“信义兄弟”崇尚和谐的大爱情怀。哥哥孙水林年前赶发农民工工资遭遇车祸后,弟弟孙东林秉持“我们家的年过不好了,不能让工人家的年过不好”的信条,一家人强压失去多位亲人的巨大悲痛,如期如数发放农民工工资,孙氏兄弟的母亲甚至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工办好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帮困解难,建立起新时期新型的劳动关系,促进了一方平安,实现了一方和谐。大善若水、大德启义,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当像“信义兄弟”那样,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努力做社会和谐的促进者。“信义兄弟”二十多年的追求和坚守,在世人心中树立起了一座道德丰碑,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者,是优秀荆楚儿女的领跑者。“信义兄弟”义举感人、大爱齐天,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是一笔十分珍贵的社会财富。我们要在全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道德典范和精神楷模。要切实引导人们学习先进事迹、践行先进精神,坚持从小处入手、从具体事情抓起,做到知行统一、务实重行。要引导人们重在联系实际、重在讲求实效,努力把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转化为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实际工作的自觉行动,有力地推进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公民乃至诚信湖北建设,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page]

  “信义兄弟”产生不是偶然

  黄陂区委书记袁堃

  “信义兄弟”诚信大义、真情大爱不是偶然的。孙水林、孙东林出生于黄陂区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两人均系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1989年孙家兄弟自组建起一支建筑队伍起,20多年来坚持诚信为本,无论遇多大困难,他俩绝不拖欠农民工一分钱。不仅如此,一些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往往能提前从孙家兄弟手中拿到工资。十多年来,孙家兄弟参加了北京顺义区许多重点工程建设,这些工程个个都是样板工程,也是孙家兄弟诚实守信的真实写照。孙家兄弟还十分乐于家乡的公益事业,多次向家乡捐款,资助修村级公路等,这些事迹充分反映了孙家兄弟的内在品格和道德风范。

  黄陂历史悠久,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盘龙文化、木兰文化、红色文化造就了黄陂人开拓外向、敢为人先、诚实守信、忠勇大义的本质特征;“信义兄弟”的产生,正是这方沃土滋养的结果。作为孙家兄弟的家乡黄陂人,我们为“信义兄弟”感到骄傲,为这样的道德家庭而感到自豪,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湖北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风采,也展示了新时期黄陂人的新形象。

  社会呼唤道德诚信

  中科院院士、华科大原校长杨叔子

  “信义兄弟”的精神是传统道德精华的再现。中华民族素有诚实守信的道德传统。“诚”是内在素养,“信”是外在表现。《中庸》语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最开头就是诚,诚是基础。

  有人开玩笑,通过食品的问题,对全民进行了一次化学教育,通过火腿知道敌敌畏,通过奶粉知道三聚氰氨,全部是搞假,用现代科学去做假,因此现在国家呼唤诚信,社会呼唤诚信。

  市场经济,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可以双赢,双赢的基础就是诚信。诚信是现代文明、现代社会的基础。

  有了诚信才可能有道德,没有诚信不能讲道德,诚信是道德的基础。而道德的集中表现是负责任,不负责任绝对不行。道德是进一步扩大与升华,责任是道德最终的表现,责任本身也是爱。因此,在我们国家处于转型时期,大发展、大变革会出现种种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大调整。我们呼唤诚信,呼唤道德,呼唤责任,呼唤爱心。

  孙家兄弟至关重要的名誉是诚信大于天,不欠工资薪酬,不愧对农民工,这是中华道德的精髓,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值得世人好好学习。

  感动源自内心和良知

  省文联主席、省文化厅巡视员沈虹光

  有关于“信义兄弟”事迹报道每天我都看,看一次感动一次。

  我们正在建设湖北文化大省,我们要把湖北建设成为文化强省;作为文化大省的文化强省,还需要一种精神,就是道德精神;这种东西是朴实的,是穿透历史,是全社会都能认同,都能折服,都能受到影响的。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我向“信义兄弟”表示敬意,我会向他们学习,受他们的鼓舞,在文化工作建设中出力。另外我也要感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记者们,正是因为他们的职业敏感和责任心,同时还有一种热情和冲动;这不是仅仅是为了报业生存,这种激情和热情是发自他们内心和良知,才有了这么活生生感动中国的人物形象。在此,我也奉上对他们的敬意。

  诚实守信当好主人翁

  中建十一局农民工代表朱光明

  我刚出去打工的时候,总遇到工资拖欠或者是工资发放不到位的问题;这次看到孙家兄弟为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遇难,我们非常难过,深受感动。

  我2008年到中建十一局公司打工,先后在重庆集装箱项目做过,现在担任武汉地铁项目部班长,2009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工班长。我和工友都感觉到,十一局的农民工和他们的职工是一样的待遇,包括劳保以及住宿条件都一样,我们在这里干得很顺心。[page]

  今天在这里学习“信义兄弟”,说明领导对我们农民工非常重视。企业领导重视我们、尊重我们,我们也会尊重他们,我们也要讲信义,忠诚、忠实于企业,当好主人翁;只有信义社会才会和谐。我以后会努力工作,守法诚信,用实际行动学习“信义兄弟”。

  非公经济人士学习的榜样

  省工商联副主席聂安康

  “信义兄弟”是我省的杰出代表,也是我省非公经济人士学习的榜样。

  在“信义兄弟”身上至少体现了八个字,大爱、诚信、责任、和谐。他们的事迹很多,不仅是这次发工资,平时困难职工以及不是他们的职工也救助,没有大爱做不到。第二是诚信,二十年如一日,今年是特殊情况,如此诚信难能可贵。第三是责任,他们是建筑行业企业,老板不给钱,项目经理也没有办法给,有10多次是借钱发工资,充分体现社会责任感,这在民营企业当中值得提倡。第四是和谐,无论是对员工还是对老板,还是对合作伙伴,对邻居对朋友,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吃亏。所以我们体会到,从“信义兄弟”两个人身上至少可以看到这四个闪光点。

  为把在全省非公经济人士中开展向“信义兄弟”学习活动推向深入,我们准备采取几个结合:把这个活动与工商联系统开展的“双爱双评”结合;与民营企业文明创建结合;与非公经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与非公经济人士培训结合。

  “信义兄弟”提升湖北形象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罗教讲

  我认为“信义兄弟”主题有两个价值。

  第一个,是现实价值。过去湖北人、武汉人给别人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这个对湖北影响很大,后来我们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真是这样,还是人民误解了湖北、武汉人。今天,“信义兄弟”为什么出在荆楚大地上,而不是出现在其他地方,说明什么?这不是偶然,所以我觉得,抓住这个事情提升湖北人的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第二个,理论上认识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外国人也在研究信任的问题,比如说次贷危机不是由信任引起的吗?我们在理论上研究时发现一个问题,信任尽管是人的行为,但也是一个社会形象。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表现为是否守信就有了。过去我们讲,当一个国家gdp达到人均三千美元,整个社会讲信任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我们现在人均gdp已经达到三千美元了,我们中国成为被认为是低信任度的国家。有一个日籍的美国人写过一本书,他把中国列入低信任度国家,这曾经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国人不讲信任吗?今天我看到“信义兄弟”的事迹,非常感兴趣,有条件的话,决定把这个作为一个案例来研究,可能对我们已有的理论进行修订或者推翻。

  以诚信经营为企业之本

  省工业建筑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杨胜伟

  作为建筑行业的同行,我们为建筑行业涌现的“信义兄弟”这个感动中国的典型感到骄傲和自豪。孙水林用生命捍卫了诚信,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值得遵从的社会品德,让我们看到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构建诚信社会的希望。

  百德诚为先,百事信为本,作为省属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我们要向“信义兄弟”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诚信,更加自觉地恪守诚信,以诚信经营为企业之本,发挥国有企业应有的示范作用。

  农民工为我们集团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我们要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利益,首先要满足农民工的物质需求,在不拖欠他们工资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其次,努力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农民工发展创造良好的机会。[page]

  湖北是传统美德的沃土

  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冯诚

  “信义兄弟”的事迹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传奇,媒体报道之后引起强烈反响,这个典型具有时代意义、现实意义。通过这一个典型的宣传,可以说,体现了我们媒体、社会、各级党委政府对呼唤社会正义和社会诚信的高度自觉化。

  作为媒体,我深感到这次“信义兄弟”的报道,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职业水准和传播能力。21日从楚天都市报首先推出来之后,众多媒体很快跟进,媒体之间联手,一呼百应,各展其长,这个效果非常好。

  希望通过这个典型,推动湖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湖北是一片传统美德厚重的沃土,这些年来已经推出许许多多感动中国的新闻人物。要深入挖掘这些典型的现实意义,研究其产生的土壤、条件、时代背景。要把“信义兄弟”变成信义楚商,变成诚信政务、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这是一个契机。

  发掘“信义兄弟”的精神内涵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江作苏

  “信义兄弟”由楚天都市报率先报道,湖北日报及全省全国各媒体迅速合力宣传,使之成为开年来全国报道最为集中、最为打动人心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

  楚天都市报最初接到的线索是孙东林的求助电话,称其哥哥一家人10天前在河南车祸遇难后,遗体还在异乡,善后工作遇很大困难。楚天都市报立即派记者到黄陂区了解情况,记者透过车祸表象,发现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纠结,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特别是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故事屡见不鲜,这个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形成共识后,都市报调配精干力量,并在2月21日头版刊登了孙家兄弟的故事。

  随后,集团党委指示进一步发掘这一新闻事件所蕴藏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并邀请省社科院和集团内专家进行分析探讨,从“接力送薪”主题中提炼出“信义兄弟”概念。到3月2日,都市报10天共动用30个重要版面,刊发消息、特写、通讯、评论、图片等共150条。

  湖北日报动员旗下媒体迅速大协作,形成宣传合力。湖北日报在22日派出3名文字记者和一名摄影记者,一路深入到“信义兄弟”在黄陂的老家,一路深入到河南开封采访,从23日起,在一版开辟了“信义兄弟感动神州”专栏。25日又在一版刊发长篇通讯《超越生命的承诺》,报道了“信义兄弟”的感人事迹。集团旗下的荆楚网、大楚网、手机报等网络媒体及时撰写文章,正确引导网上舆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及全国各大新闻网站纷纷报道,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信义兄弟”弘扬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彰显了荆楚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其精神内涵值得深入发掘,广为传颂。

  “信义兄弟”彰显武汉美丽

  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干小明

  武汉市最近一段时间,或者一个时期以来是先进典型层出不穷。为什么武汉市有这么多典型?除了老典型外,不到一年时间,就出现了四个轰动全国的先进模范事迹,这在全国罕见。英雄警察谭纪雄、暴走妈妈陈玉蓉、人民的好医生王争艳等,已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热议,今天座谈的“信义兄弟”接力送薪又感动中国。为什么武汉市总是能够在改革发展转型以及社会需要的时候,每每出现影响和轰动全国的楷模和先模?我感觉武汉市确实是一个光荣的城市,所以我们要重新审视和用更深更广的角度来看武汉这座城市所兼具的品德。

  武汉市是一个不断追求高尚境界的模范城市。“信义兄弟”的出现,是荆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武汉人价值观的彰显,更是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长期关心重视武汉的建设,长期倡导开展省市攻坚省会文明城市建设,长期支持指导武汉致力于在人的思想中抓建设的成果。“信义兄弟”彰显武汉的美丽,提升了湖北乃至武汉的知名度和文明形象,湖北武汉因他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这里,代表武汉市委宣传部,衷心感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对这个重大典型所倾注的高度热情和付出的辛勤劳动。[page]

  超越行为规范的崇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可风

  说实话,我们这个年龄令我们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但是“信义兄弟”的事迹出来之后,我确实感到一种震撼。

  我总在想,究竟被什么东西感动呢?被什么精神感动呢?

  如果说仅仅做到诚实守信,还谈不上是崇高的精神,或者是被感动的精神,因为他仅仅只是履行他的义务。比如说孙水林,他坚持了几十年的新年不欠旧年账,当年钱当年还,但还不能让我们感动,为什么?他作为一个老板应该给农民工钱,他不给就应受到谴责。从伦理学上说,一个社会遵守道德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行为规范。孙水林是比较恪守行为规范,就是讲信义,就是正当的履行契约精神,这一点他做得很好。

  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超越了行为规范的行为,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弟弟孙东林达到了这一层,他和哥哥是分开经营的,各是各的经济主体,从法律上来说,他并没有道德义务一定要马上还钱,可是他在这么悲伤的情况下,把替他哥哥付薪摆在第一位,这不仅仅是诚实守信的问题。他的行为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尚的境界。

  诚信也是核心竞争力

  卓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

  学习“信义兄弟”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信义精神,把重信守诺深深根植于企业基因之中,作为湖北企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坦率讲,目前市场信用缺失严重,如果每个企业家以学习和发扬“信义兄弟”为契机,重新审视每个人的信用建设,将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企业做强做大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何有效保障农民工的权益,这是我们无法回避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应该说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大多数企业也能讲信用,但有一部分建筑商、包工头损害农民工权益,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这就急需探讨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我建议成立农民工用工规范中心,理顺农民工投诉渠道,把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个典型感动中国

  人民日报湖北分社社长顾兆农

  得知“信义兄弟”的典型后,我们马上派记者采访,发了稿子,第二天就见报了。这个事情毫无疑问非常感人。这个事情还在进行之中,报道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在跟进。

  我觉得作为人民日报,要往深处做,不是就这个事情说这个事情,要发挥党报的宣传优势。我今天看了湖北日报二版为“信义兄弟”报道配发的一篇言论,很受启发。2009年,长江大学学子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与同学们在荆州寒江救人,其“人链精神”感动中国;武汉“暴走妈妈”陈玉蓉割肝救子,也感动中国;2010年春节期间,武汉黄陂又涌现出孙水林、孙东林“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动人故事。三个事放在一起写很震撼。我们把他们联系起来做文章,作深入的报道。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