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执行法 > 执行动态 > 执行监督武汉大学

执行监督武汉大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3 19:54:51 人浏览

导读:

针对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原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涉嫌受贿犯罪一案,教育部日前召开专门会议,对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并要求有关学校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案件侦查工作。(10月14日《人民日报》)因为一所大学的腐败案件而使教育部专门召开会议,这

  针对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原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涉嫌受贿犯罪一案,教育部日前召开专门会议,对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并要求有关学校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案件侦查工作。(10月14日《人民日报》)

  因为一所大学的腐败案件而使教育部专门召开会议,这一方面

  说明武汉大学的影响力非比寻常,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最高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腐败的重视和不安。一系列的反腐倡廉措施必将有条不紊地展开,高校也很可能将掀起一场不小的反腐倡廉建设风,矛头直指高校那些手握重权的官员们。当腐败之风骤起后,隆隆的雷声也闻风而来,只是,大学反腐的雨何时倾盆而至、如何让及时雨来得猛打得准?

  只要权力不受监督或监督不力,腐败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腐败不会因为大学的神圣和清雅就绕道而行,腐败更不会因为大学的良知与道德就惭然而退。腐败就像桶里的水,就像气球里的空气,只要有一个洞、一个孔,它都可能窜出来肆虐一番,或小打小闹或兴风作浪,在它的眼里,没有道德之分、没有雅俗之别,任你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大学,一旦权力的篱笆有了缝,圣人都可能逃不脱私欲和利益的诱惑。所以,大学的那些掌权者们、那些支配着各种资源的学官们,怕的不是隆隆的雷声,怕的不是道德的挞伐,怕的是无数眼睛能够盯着他手中的权力,使他们对于任何非分之想即使心有余也是力不足的。这不仅是大学的权力规律,也是全社会的权力规律。

  面对一个个倒下的大学校长们、学官们,迫在眉睫的正是大学改革的决策者们,铁下心来为高校筑起最坚实的权力篱笆,这就是以破冰之举循序渐进地建立高校权力监督制衡体制。

  在完善既有的纪检监察等监督制度外,其实高校还有非常庞大和丰富的监督资源没有好好开发,那就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以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为主的监督力量。这些年,大学也在不断进行反腐建设,通过种种行政的、经济的甚至舆论的方式展开权力监督,但无法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高发,一方面是既有的制度资源、监督体制在现实中缺乏强力执行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大学特有的学术权力和民主力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学术权力的核心就是学术问题由专业的教授们说了算,民主力量的核心就是大学的所有重大事项,包括建设、招生、招标等过程严格受全校教职工的监督。从根本而言,权力的监督要实现,必须要以看得见的有效方式实现,所谓“看得见的有效方式”就是要有严格的程序、信息的完全公开、畅通的表达与沟通渠道、广大监督主体的权利保障,而这些正是大学学术权力和职代会民主力量发展壮大的关键。

  实事求是地说,随着高校自主化的提高,大学各种权力者手中的资源更多了,但大学内具有学术和民主特色的权力制衡改革却踯躅不前,这显然与高等教育法的精神不符,也与大学的民主与创新精神不符。大学作为一个民族精神与知识的堡垒,没有理由不在全社会先行一步,改革和完善大学既有的权力监督制衡机制,不仅要打大雷更要下大雨,使大学校长们除了竭尽全力守护大学精神,别无他念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