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征地补偿 > 征地补偿协议 > 征地协议 > 征地动迁协议谁签

征地动迁协议谁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8 17:33:13 人浏览

导读:

我们了解到土地征收签完拆迁协议后,合同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已经签订协议的当事人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搬离该住所或者积极配合征收部门的征收工作,如果征收部门在拆迁时有损害人身权利的,可以申请向行政部门要求赔偿,那么征地动迁协议谁签?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我们了解到土地征收签完拆迁协议后,合同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已经签订协议的当事人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搬离该住所或者积极配合征收部门的征收工作,如果征收部门在拆迁时有损害人身权利的,可以申请向行政部门要求赔偿,那么征地动迁协议谁签?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征地动迁协议谁签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某建设单位或行政机关依法申请办理了拆迁许可证,成为拆迁人后,与被拆迁人通过协商,就拆迁补偿安置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民事补偿协议,这个过程就称为协议拆迁。动迁协议就是其中的协议。

  二、协议拆迁有法律效力吗

  协议拆迁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存在所谓的“协议搬迁”,拆迁均为政府行为。

  “协议拆迁”一般都是以协议的形式出现,签订协议的一方往往是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一方是被拆迁户。表面上好像是通过双方协商,自愿签订的搬迁或者拆迁安置协议,实际上属于违法协议。“协议拆迁” 没有法律依据搬迁或者拆迁安置协议属于行政协议,行政协议属于双务行政行为,属于一种新型的行政行为,实质上也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是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也就是要审查该行政行为的内容、程序和适用法律是否合法。

  “协议拆迁”协议一般都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法庭上有的被告提供的依据是《土地管理法》,有的被告提供的是市委、市政府、县政府的文件作为“协议拆迁”的依据。但是《土地管理法》并没有“协议拆迁”的任何规定,市委、市政府或县政府的文件更不能作为“协议拆迁”的法律依据。所以“协议拆迁” 没有法律依据。

  三、没签订拆迁协议,拆迁怎么维权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拆迁房屋是先补偿后拆迁的,如果未签补偿协议先拆迁的,被拆迁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申请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权。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第二十八条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征地动迁协议谁签的相关内容,根据相关规定要求,被征收人要与征收土地的行政部门协商一致签订拆迁协议,双方要在合同上写明条件及相关事项,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