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商业招商 > 商业招商动态 > 农民网上卖羊绒 销售额过千万

农民网上卖羊绒 销售额过千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7-31 03:57:22 人浏览

导读:

河北东高庄村400户村民通过网上开店销售羊绒线,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北京驱车5个多小时,就到了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的一个名为东高庄的村子。这个村子并不繁华,羊肠小道旁散落着农民的住房。然而倘若你要看到一个头发上沾满灰尘却开着别克轿车的年轻人,千万

河北东高庄村400户村民通过网上开店销售羊绒线,实现跨越式发展。

北京驱车5个多小时,就到了河北省邢台清河县的一个名为东高庄的村子。这个村子并不繁华,羊肠小道旁散落着农民的住房。然而倘若你要看到一个头发上沾满灰尘却开着别克轿车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惊讶。因为在这里,几乎每个村民都是"老板"。

刘玉国就是这个村子400多户人家中最早并带领大家利用网络创富的。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也不懂得开网店的任何技巧,曾被买家称为"最菜的菜鸟",但是如今32岁的刘玉国已被评为了当地的优秀创业青年。

村子里的小富翁

从年赚2万元到年赚数百万元,转变源自2007年底。刘玉国在叔叔的鼓励下,试着在淘宝网卖自家的羊绒裤。

其实,在"触网"之前,刘玉国的收益并不好。1997年,刘玉国在一家百货公司开了一个羊绒衫精品店做销售代理,没想到辛苦攒下的20多万元竟被自己信任的朋友骗了。之后,刘玉国回到清河再次创业,到2007年,刘玉国的羊绒加工厂已经有20多名员工了。但是由于自己生产的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剔除日常开销外,每年只能赚一两万元。

就在这时,刘玉国的叔叔看到其他人在网上开店很赚钱,于是鼓励他在网上也开一个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玉国借了一台数码相机,拍了几张简单的照片放到了网上。没想到,竟然第一天就开张了。"当天就卖了435元。"如今的刘玉国还清晰记得,"网上交易省下了中间商的费用,利润一下子提高很多倍,当天就赚了200多元。"这大大激发了他的热情,一年后,刘玉国网店的营业额已经超过实体店。

从实业到网店

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在创业一年多的时候,刘玉国发现,虽然自己的店面每天浏览量很高,但是交易额却并不高。

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这个聪明的年轻人。朋友说:"你可以只做羊绒线啊,让自己在一个专业领域内成为第一,这样可以带来很高的人气。"

刘玉国先是调整网页的产品目录,将主要业务集中在羊绒线。在看到有效果后,他又调整了自己的工厂,把生产羊绒裤的机器全部都给了亲戚,自己专门做羊绒线。"2008年做完调整后,如果在淘宝网上搜索羊绒线,10张图片中有8张都是来自我的店,因为那时专门在网上做羊绒线的店太少了。这样,有意想买羊绒线的人一搜就会找到我的店,交易额增长得非常快。"刘玉国得意地说着自己当时的决策。

将流量变成买主

做了10多年买卖都没买车,开了两年网店竟然买了3辆车。村民们开始琢磨了,他能开网店,自己为什么不能开呢?就这样,清河县的东高庄村竟然在刘玉国的带领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淘宝"村。淘宝网、易趣、拍拍都成了村民们的阵地。

清河县是我国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在这里,家家户户都在做羊绒加工或者贴牌生意。虽然有像清河县宏业羊绒这样的给LV、PRADA等大品牌供货的企业,但更多的是做简单加工或者贴牌生意的小作坊,一户农民就是一个小作坊。将收集来的羊毛在这里加工后销往全国成为这里的固定模式,然而,中间环节的层层过滤使得这里的村民并不富裕。

谁都没有想到,网络竟改变了多年的发展模式。"以前发一箱货物的利润也就是500元,而现在利用网络,利润至少可以达到两三千元。"

据清河县县委的工作人员介绍,东高庄村400户村民,注册的品牌竟有400多个,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达到了20多家。据刘玉国介绍,他已经收了好几个小徒弟。

从销售额只有两三万元,到30万元,再到超过1000万元,刘玉国的网店就靠羊绒线,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在他的带领下,东高庄家家户户开网店创富。

[编辑]周 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