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责任能力 >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 > 精神病人伤人应该怎么处理

精神病人伤人应该怎么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22 21:01:31 人浏览

导读:

精神病人有自身的情绪不太稳定,容易暴怒,或者是说突然伤害他人,如果精神病人伤人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样处理呢?一般来说,如果病人精神病人伤人,我们可以先报警处理,由当地的民警进行一个处理。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精神病人伤人应该怎么处理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精神病人有自身的情绪不太稳定,容易暴怒,或者是说突然伤害他人,如果精神病人伤人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样处理呢?一般来说,如果病人精神病人伤人,我们可以先报警处理,由当地的民警进行一个处理。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精神病人伤人应该怎么处理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精神病人伤人应该怎么处理

  精神病人犯罪是特殊犯罪主体,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二、处罚精神病人

  1、在刑罚适用方面,司法实务中应依据司法精神病鉴定关于行为人属于限制责任能力及其等级、程度的鉴定结论,结合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行为人的其他个人情况,根据罪责刑相适应进行综合分析,具体裁量,确定刑罚。对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如属于严重减弱责任能力的,应予以较大幅度的从宽处罚(主要是减轻处罚),也可以考虑缓刑的适用,直至免予刑事处罚;对属于中度减弱责任能力的,则应予以较适中的从宽处罚(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排除缓刑的适用);对属于轻度减弱责任能力的,应予以较小幅度的从宽处罚(原则上只能从轻处罚,且从轻幅度不能过大)。但是对于那些虽然是轻度精神病患者,犯罪性质恶劣、犯罪手段残忍、犯罪后果特别严重的犯罪,一般不应当减轻处罚,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考虑从轻处罚。

  2、犯罪后,通过司法精神病鉴定,认为是精神病患者,但从他在羁押中的情况看,似无异常表现;有的人犯罪时精神正常,犯罪后患精神病的应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983年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复》对此作了规定:经过鉴定,认为患精神病的人,在他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依照《刑法》第18条的规定,不负刑事责任,不应对其判处刑罚,更不能判处死刑。人民法院如果对原鉴定有怀疑,可以按照《刑事诉讼法》第121条的规定,再次送请鉴定。经过复验,如果确定此人不是精神病人,或者虽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但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依照刑法第1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须按照法律规定判刑;罪该处死的,可以判处死刑。犯罪的时候精神正常,犯罪后患精神病的人,依照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刑事责任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精神病人伤人应该怎么处理的相关知识,精神病人如不具备自主意识,所以说伤人的时候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所以我们需要报警的处理。大家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