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银行卡消费维权指南2015

银行卡消费维权指南2015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18 05:13:24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2015年315消费维权日的钟声越来越近,银行卡消费的风险不容我们忽视。针对银行卡消费的维权,法律快车小编总结了当下银行卡消费存在潜在风险主要有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换芯实施诈骗;银行卡信息泄露...

  核心内容:2015年315消费维权日的钟声越来越近,银行卡消费的风险不容我们忽视。针对银行卡消费的维权,法律快车小编总结了当下银行卡消费存在潜在风险主要有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换芯实施诈骗;银行卡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盗刷以及春节将至,银行卡电话送礼品有陷阱等。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银行卡消费存在的风险。

  1、谨防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换芯”实施诈骗

  按照央行印发的《关于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11月起,同时有芯片和磁条的银行复合卡将不再提供磁条刷卡业务,统一改由芯片刷卡,而从明年起,各银行将不再发行磁条卡。虽然磁条卡停用时间未定,但从安全角度出发,银行方面也建议市民及时将磁条卡以及复合卡(同时有芯片和磁条)更换成芯片卡。根据央行部署,目前各银行也正在进行银行卡由磁条卡向芯片卡的更换工作。因此次银行卡换“芯”工作将涉及大量群众,根据以往发生的案件情况看,不法分子可能借机实施诈骗,需引起关注。常见的作案方法有:

  (1)通过拨打电话或群发短信的方式实施诈骗。

  (2)通过钓鱼网站窃取被害人银行卡信息并盗划钱款。

  (3)以收购“银行卡”为由骗取汇款。

  快车支招--规避银行卡盗刷的办法

  (1)加强防范宣传,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应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银行卡到各家银行的营业网点办理更换申请,即便收到换卡有优惠政策的短信,也应该立即与相关银行核实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2)使用自动取款机,看紧你的银行卡。

  (3)防止密码露。市民使用ATM机时,一定要警惕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或微型摄影机探头,输入密码时应用左手遮住密码按键,不要将密码泄露给他人。

  (4)搞清真假吞卡。使用ATM机前应仔细查看插卡口有无异常。遇到吞卡现象,不要立即走开,一般正常吞卡,机器会吐出吞卡凭条,屏幕也会提示吞卡,应耐心等待数分钟,判定确定吞卡后再与银行解决。

  (5)留好取款凭条。对于ATM机吐出的取款凭条,不要轻易扔掉,凭条上有取款卡号、金额等信息,随意乱扔会影响存款安全。市民应对卡内资金余额定期进行核对,发现差错及时进行补救。

  (6)及时更换密码。银行卡密码设置不要过于简单,666、888、生日、电话密码等易被作案者破解。市民应不定期更换密码,以确保存款安全。

  2、银行卡信息泄露引盗刷

  因信用卡信息泄露盗刷的三种情况

  (1)网络盗刷持卡人信用卡信息被伪冒人窃取,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冒用。如假借“退款”、“订单确认”等名义,制作假退款网页,以QQ等方式要求网购者重新输入银行卡号及验证码名义骗取手机验证码,进而窃取资金的情况。

  (2)伪卡盗刷伪冒人通过窃取、收买等手段非法获得他人信用卡信息,伪造虚假的信用卡并使用。如持卡人刷卡支付时未留意,被不法收银员复制卡片信息,并窥视支付密码后变造信用卡进行盗刷的情况。

  (3)失窃卡盗刷持卡人卡片被伪冒人拾获或窃取并冒用。如持卡人信用卡被盗或遗失,简单密码被不法分子获取进行盗刷的情况。

[page]

  信用卡盗刷的抢救措施

  一旦发现卡片被盗刷,客户需要在第一时间致电发卡银行管制卡片和交易,同时将异常情况报告银行并配合银行展开调查。银行会提醒持卡人对疑义交易具体信息进行确认,便于准确识别基础上开展后续处理,同时告知持卡人银行处理的详细流程、必经环节以及处理所需时间,取得持卡人的配合和协助。

  以工商银行为例支招盗刷补救措施

  (1)挂失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发现自己信用卡被盗刷,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挂失。其实挂失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可以享受银行推出的失卡保障服务。

  (2)到ATM机上查款挂失以后,可不必先补卡,而是到离自己最近的ATM机上了解,自己的工商银行信用卡余额,同时,这还是后期证明卡片在你身上和你所处位置最有利的证据,因为银行可以调取你的查询记录及录像,能证明你在那一刻不在案发地,并且卡片也在身上。

  (3)要求银行给予重要文件找到一处有传真机的地点,用传真机电话再次拨打客服电话,要求客服帮你传真两张重要文件。“账务查询申明书”和“非本人交易附加说明”。

  (4)报案通常到普通警局报案他们不会受理,还会互相推诿。信用卡卡主可直接到卡片申请的城市发卡中心所属的JC局进行报案,如果你不清楚所属片区可以致电客服要求他给你提供所属地。报案的目的是帮你在银行的拒付申请过程中增加证据,增大拒付申请成功的可能性。

  3、“银行免费送礼”存陷阱

  近期,多家银行接到消费者投诉,称接到自称银行工作人员来电,号称可免费赠送“3d眼镜”、“高清电视机机顶盒”、“无线路由器”、“高额礼包随身wi-fi”等礼品。这些看上去很美的“馅饼”,真的会掉到你头上吗?

  信用卡专家建议,持卡人接到此类电话时,应及时致电银行官方电话核实。就目前得到的反馈看,所谓“礼品”均是粗制滥造的劣质品,邮包内返还的电话卡也无法正常充值使用,这些“银行送礼”电话均是诈骗。通常情况下,银行将持卡人参加优惠活动获得的礼品寄送给客户,不会收取高额邮费,相关物流费用一般由银行承担。同时,对于银行的优惠活动、增值服务等信息,也可通过银行官网查询、辨别,防止受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