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日用消费品 价格涨了吗?

日用消费品 价格涨了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3 04:50:35 人浏览

导读:

一些日用消费品企业酝酿涨价,但尚未形成普涨趋势徐骏绘(人民图片)年初以来,康师傅、卡夫等多家食品企业及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企业都在酝酿涨价或已经涨价。食品和日化用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价格变动广受关注。涨价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消费者该以什

一些日用消费品企业酝酿涨价,但尚未形成普涨趋势

徐 骏绘(人民图片)

  年初以来,康师傅、卡夫等多家食品企业及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企业都在酝酿涨价或已经涨价。食品和日化用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价格变动广受关注。涨价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消费者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价格变动?

  价格尚未出现普涨

  ●为稳定价格,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

  近日,饼干巨头卡夫和康师傅上调旗下部分饼干产品的价格,广受消费者欢迎的奥利奥、太平梳打、康师傅“3+2”苏打夹心饼干等在售价上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其中,康师傅“3+2”系列饼干的价格从3.5元到5.9元一包不等,康师傅蛋酥卷384克装的价格为27.6元。而卡夫的太平梳打香葱口味的价格为2.6元,趣多多巧克力曲奇饼干4.7元,奥利奥巧克力口味饼干卖到了5.8元。

  “以前康师傅饼干还算便宜,现在涨到4元多一包了,买的时候还真得考虑考虑。”在北京海淀区一家超市,购物的李女士说。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3月下旬主要食品价格相比3月上旬和中旬呈现了反弹迹象。3月上旬和中旬,食品价格下跌品种均为16项,但是3月下旬,下跌品种仅仅为10项,大部分食品价格出现了上涨。

  笔者走访了北京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发现不同超市中同一产品的价格略有差别。

  沃尔玛的销售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奥利奥等产品涨价的正式通知,在厂家给出正式通知后所有沃尔玛连锁超市会一起调价。在中关村的家乐福超市,负责饼干货架的销售人员说:“我们超市现在还没涨价。”

  北京物美超市一位负责人认为:“现在来看食品还没有普遍的涨价趋势,我只听说卡夫和康师傅这两个品牌要涨,短时间内其他品牌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涨价。就是涨了价,我们也会时不时地和厂家联系做一些促销,所以应该还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压力。”

  为稳定消费品价格,有关部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近日已经约谈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督促其尽可能地内化成本压力,尽量不涨价或者延后涨价。

漫画:不该握起的拳头

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商品近期将集体涨价,消息一传出,立刻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纷纷质疑:此次全线涨价是成本使然还是联盟串通? 真相有待进一步揭开。但值得反思的是,近年来,行业巨头屡次集体涨价兴风作浪,给脆弱的市场环境带来波动震荡。 新华社发

  沃尔玛的销售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奥利奥等产品涨价的正式通知,在厂家给出正式通知后所有沃尔玛连锁超市会一起调价。在中关村的家乐福超市,负责饼干货架的销售人员说:“我们超市现在还没涨价。”

  北京物美超市一位负责人认为:“现在来看食品还没有普遍的涨价趋势,我只听说卡夫和康师傅这两个品牌要涨,短时间内其他品牌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涨价。就是涨了价,我们也会时不时地和厂家联系做一些促销,所以应该还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压力。”

  为稳定消费品价格,有关部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近日已经约谈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督促其尽可能地内化成本压力,尽量不涨价或者延后涨价。

  成本上升压力大

  ●“原材料、包装成本、人力成本等都在涨,这次不涨价真的不行。”

  尽管日化用品尚未出现普涨趋势,但不可否认,一部分产品确实已经涨价,变相涨价的情况也不少。

  笔者日前在沃尔玛超市看到,卡夫果珍正在促销。销售人员说,以前卡夫果珍粉500克包装的卖11.9元,现在价格还是11.9元,但是产品规格已经变成450克了。她表示,因为卡夫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为了保证企业在正常范围内赢利,“想要价格不变只能减量”。

  涨价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厂商不约而同地归结为成本上涨。日化用品的原材料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每桶50美元涨到了100美元,日化用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并且,洗涤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塑料、植物油等原材料的价格竞相增长,企业面临成本压力是有苦说不出。

  而就饼干类食品而言,主要原材料特一粉和成品油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以北京锦绣大地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为例,1月12日,桶装成品油的成交价为每升10.5元,特一粉的价格为每公斤2.8元。而4月6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桶装成品油的成交价为每升10.6元,特一粉的价格为每公斤2.88元。

  中国糖业协会所统计的糖价数据也显示,从去年到今年糖价有一个明显的上涨。去年10月份,期糖价格是5800元一吨,现在已经到了7200元一吨。

  康师傅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面临的成本压力很大,食品的原材料、包装成本、人力成本等都在涨,我们的产品很久没涨价了,这次不涨价真的不行。”

  而法宝超市负责康师傅饼干销售的人员也说:“现在粮油等原材料的价格涨了,油价一涨运输成本也上去了,甚至连产品的广告宣传成本也不小,这么看涨价很正常。”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表示,除了产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消费者、企业对涨价的预期也是导致产品涨价的重要原因。此外,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期,提高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节能减排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等转型政策,都带来成本性涨价压力。

  增收入才是定心丸

  ●当前最应该做的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者应对正常价格变动的底气

  “菜篮子”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有人担心:“饼干价格涨了,其他食品会不会搭车涨价?”“能不能不涨价,或者别涨得这么快?”“怎样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抵消价格上涨?”

  赵萍认为,对产品涨价的预期过高会导致短时间内产品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会小幅度上升。而商家之间的竞争也会给涨价带来可乘之机:“一个厂家在预期到别的厂家涨价后也会逐步抬升自己产品的价格。”赵萍说。[page]

  专家认为,随着成本上升,商品价格会逐渐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最应该做的就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者应对正常价格变动的底气。

  涨价不是洪水猛兽。中国商品学会副会长武高汉认为,消费者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食品和日化用品的涨价。“第一,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指数;第二,保障老百姓的实际收入水平。”武高汉认为,由于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国家应继续采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增强购买力,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努力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荆林波认为,面对价格变化,消费者要心中有数,保持冷静,不盲目跟风,不抢货囤货,“大规模的抢购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商品的供不应求,从而进一步拉高物价。”

  荆林波说,中央和相关管理部门对生活必需品价格一直非常关注,已经采取措施进行调控并严厉查处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相信在各方努力下,一定会保持食品等日用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杜海涛 王梦楚)

成本上升侵占利润空间,提高价格面临诸多困难——

“瘦身”其实很无奈

  近日到超市购物,发现常喝的一种酸奶换了包装,且由180克变为160克,而价格没变。超市的导购员说,这是促销装,一次购买10袋可赠送一个茶杯。可不少顾客认为,一次购买10袋的毕竟是少数,如此减量不减价,不就是变相涨价吗?

  产品“瘦身”不是新鲜事。去年底,北京市场上,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康师傅酸菜牛肉面由90克减至85克,西红柿打卤面由95克减至90克;福满多葱香排骨面由95克减至85克;统一香菇炖鸡面由103克减至98克。这种“减量不减价”的做法,通常并不能瞒过精明的消费者,并招致诸多非议。

  但对企业来说,产品“瘦身”,实际上是消化成本压力、保住市场的无奈之举。

  有资料显示,去年以来,制造企业人力成本大约上升30%,糖、面粉、食用油、食品添加剂等价格也涨了不少,石油等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呈大幅上涨之势,这让食品、日化等日用消费品企业面临很大涨价压力。按理说,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因要素成本价格变动调整产品价格,本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对日用消费品企业来说,产品涨价,却不那么容易。

  一方面,由于日用消费品是完全开放领域,企业众多,竞争激烈,任何一家企业的价格变化,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甚至丢掉市场份额。因此,企业都不会轻易言“涨”。

  另一方面,日用消费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在当前背景下,这些领域的商品涨价,会加剧通胀预期,影响群众生活。因此,近一两个月,有关部门已多次“约谈”相关企业,要求不涨价。这进一步引发了企业生产“瘦身”商品的“冲动”。

  客观来说,“瘦身”能够降低成本,却不是应对涨价压力的治本之策。

  应当看到,这一轮商品涨价,主要是成本上升造成的。随着能源、资源、劳动力等价格上涨,日用消费品领域商品涨价是大势所趋。有关部门应通过减税、降费等方法,减轻企业负担,增加生产供应。对串通涨价、搭车涨价等恶性竞争行为,当然要严加处罚。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动辄“约谈”,坚持不允许企业涨价,就会增加企业让产品“瘦身”等非正常营销冲动,甚至“短斤少两”、以次充好。长此以往,将影响企业信誉,损害行业形象。到头来,损害的还是消费者利益。

  当然,对企业而言,克服成本压力,也应该在开源节流上下功夫,通过控制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消化涨价压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营养卫生、健康消费,有关企业应顺应这一消费趋势,努力开发出更健康、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力争在压力之下脱颖而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北 岸)

人民日报4月14日报道:餐馆凭啥加收服务费 名为成本增加实则搭车涨价

近期,我国部分领域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在这些“涨”声背后,是成本上升导致价格提高?还是个别商家跟风搭车、哄抬价格?记者走进餐饮、日用消费品等行业,深入分析价格变动的真实原因,探讨价格调控的切实手段和管理通胀预期的有效办法。

年初以来,越来越多的顾客在餐厅结账时,发现自己的账单里多了项“服务费”,收取的金额少则每位5元、10元,多则收取全部餐费的10%甚至更高。而当消费者提出疑问,商家往往搬出“物价上涨”、“行规”、“内部规定”等托词敷衍。餐厅收取服务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收取的标准又是什么?广大消费者对此是怎么看的?

擅自加收服务费,不就是变相涨价吗

北京朝阳区新光天地商厦六层的鼎泰丰餐厅门外,最近新增了一个告示牌:“本店加收10%服务费”。据了解,这家以经营台湾小笼包闻名的餐厅从2月1日起开始收取服务费。据一家消费网站的问卷统计,该餐厅的人均消费大概在百元左右,每餐10%的服务费,算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少老顾客对此都产生了疑问:经营风味小吃的餐厅怎么也学起星级大酒店,开收服务费了?

鼎泰丰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加收服务费后,餐厅将开始免费为顾客提供茶水,而之前的茶水是收费的。但事实是,在收服务费之前,消费者可以选择喝茶或者不喝茶,也就可以自由选择掏或者不掏茶水费;现在却变成了不管消费者喝茶水与否都必须掏腰包付服务费。

此外,鼎泰丰早先曾推出过一款储值卡,消费者可以预先储值并获得一定数额的赠券。许多顾客就是冲着这项优惠才在卡里预存了不少钱。如今商家突然加收服务费,让之前的赠款实际变成了商家把顾客的储值款“左手倒右手”游戏,这令一些顾客颇为不满:“我往卡里存了3000元,按10%比例赠券即300元券,加收10%服务费,等于那300元券的优惠又还给餐厅了。早知现在收服务费,当初就不会办卡也不会来这家餐厅了,想退卡又退不了,只能硬着头皮花完,感觉自己的消费‘被绑架’了!”[page]

菜价没变,却额外加收服务费,这是不是变相涨价或强制消费?当我们就此质询时,鼎泰丰工作人员却说:“现在什么不涨价啊,又不是只有我们一家收服务费。”

鼎泰丰旁边的一家高档粤式餐厅翡翠酒家,也出现了收取10%服务费的通知。面对我们的询问,该餐厅服务人员给出的答案和鼎泰丰员工如出一辙。

采访中发现,餐厅收取服务费的名目很多,随意性很强。我们在东直门附近一家主营川菜的餐厅就餐时,被告知因为自带酒水,需要额外支付15%的服务费。但根据从北京市发改委网站上查询到的文件,北京市取得旅游定点资格的特级餐饮企业可加收15%的服务费;其他取得旅游定点资格的餐饮企业可加收10%的服务费,而上述的几家餐厅均不在此列。

“明知收服务费是变相的搭车涨价、强制消费,收得也不合理。但我们总不能不结账啊,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交钱。”一位消费者结账时无奈地说。

成本上涨是收取服务费的理由吗

很多餐厅都以“物价上涨”作为收取服务费的理由。可按理说,餐厅销售的饭菜价格中应该已包含了原材料、人工、水电费、服务员工资等所有的成本。如果成本由于物价上涨而增加,商家为什么不直接提高菜品价格,而非要采取加收服务费这种“迂回”的手段呢?餐饮从业者王先生点破了其中“奥妙”:“一些商家收服务费,就是借着成本上升的名义,搭车多赚消费者的钱。”

王先生说,面对成本上升,一些商家宁愿加收服务费也不调整菜品价格,主要是担心如果菜品直接涨价,可能会减少消费者就餐时的消费额。“如果把每种菜品的价格增加一成,顾客会嫌贵,肯定会少点一些菜。但如果把这部分上涨的价格计入服务费的范畴,消费者在点菜时往往不会考虑到服务费的支出,只看着眼前的菜价,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消费,但最后还要再支付一笔额外的服务费。”

王先生认为,近期尽管原料成本不断走高,但对于原本就利润率较高的中高档餐厅来说,原料涨价带来的压力并不大。“就算成本上涨,也不可能人工、水电、蔬菜各方面成本的价格都恰好上涨10%。真正由于成本上涨导致的菜品价格变动,商家应该根据核算后的成本,对涉及到的菜品有针对性地进行价格调整,而不是采取‘一刀切’式统一收取服务费的做法。”

实际上,成本上涨,一些企业有完全不同的应对策略。北京市朝阳路上一家海底捞连锁火锅店经理说:“我们会适时对菜品价格做一些微调,但不会在菜品费用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费用,因为所有的服务成本都已经均摊到菜品价格中了,这样就算菜品价格高一点,顾客也会觉得物有所值。”而在北京一家全聚德烤鸭店,大堂经理也表示,虽然他们会收取服务费,但对于会员和常客,餐厅会不定期以返券、假日打折的形式抵消部分服务费。

“师出无名”的服务费不能不管了

服务费、包间费、开瓶费、茶位费、最低消费……餐厅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到底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菜品的标价和实际价格之间究竟还有多少水分?这让许多就餐的消费者心里没底。在某知名消费者点评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有消费者发帖子抱怨:就餐后在结账时突然被告知要加收服务费。

许多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并不反对商家收取服务费,但什么企业可以收服务费、能收多少,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要对得起商家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别让服务费成为商家搭车涨价敛财的工具。关键看档次和服务是不是能真正超过一般餐厅的水平,让消费者满意。如果商家把顾客当唐僧肉,随意搭车涨价,最终伤害的还是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在北京五道口世纪谭府酒楼就餐的刘先生告诉我们:“相对实际的服务质量,有些餐厅的服务费收得名不副实,不仅换餐具需要客人自己动手,连上菜、埋单都要催上好几次,别说优质服务了,连基本服务都没享受到。”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介绍,我国目前没有对餐饮企业收取服务费的行为进行明确规定,因此存在着监管空白,给一些企业搭车涨价提供了可乘之机。

赵萍说:“商家在收取服务费之前必须尽到告知义务,确保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根据商务部2007年发布的《餐饮企业经营规范》,包间费、最低消费、开瓶费等将在餐馆收费项目中予以明示,如果没有事先告知顾客,在埋单时才说要收服务费,顾客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

据了解,早先因收取服务费导致的诉讼中,商家败诉的原因也多是由于没有尽到提前告知消费者的义务。如今,一些地方已经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等措施,叫停了收取服务费等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原副秘书长、中国商品学会副会长武高汉认为,饭店随意加收服务费的行为不妥。因为饭店菜品的价格里应该已经包括了服务费,饭店以成本上涨的名义另收服务费,涉嫌重复收费、强制消费。

武高汉说:“餐厅是以提供餐饮服务的方式销售食品,服务的收费已经包含在食物价格中,所以不应该收取服务费。”针对有商家“餐厅事先已经明示消费者收取服务费,支付服务费就成了消费者的自愿行为”的所谓“明示即合理”的说法,武高汉并不认可,他说:“‘霸王条款’都是明示的,我们能认为它就是合理的吗?” (靳 博 王梦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