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知者甚少 康复治疗缘何遇冷

知者甚少 康复治疗缘何遇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20:18:15 人浏览

导读:

我国规定二级以上医院须建立康复科,但记者调查发现不仅相当一部分二级医院没设立康复科,许多三级医院也没有设立,现在医院已设立的康复科也由于多种原因显得门庭冷落不仅活着,还要活得更好、活得质量更高。随着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既要尽快地治愈疾病,又
我国规定二级以上医院须建立康复科,但记者调查发现不仅相当一部分二级医院没设立康复科,许多三级医院也没有设立,现在医院已设立的康复科也由于多种原因显得门庭冷落

“不仅活着,还要活得更好、活得质量更高。”随着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既要尽快地治愈疾病,又想最大限度地恢复身体功能、正常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康复治疗应运而生。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许多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没有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一些原本应该开设康复治疗的医院也没有设立相应的科室,是什么原因制约了康复治疗的发展呢?
●对康复治疗知者甚少
记者近日在北京几家医院门诊看到,许多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在神经内科排起了长队,而直接到康复科看病的患者则寥寥无几。“您为什么不直接到康复科去挂号看病呢?”记者询问在神经科外排队的患者。“这病可以去康复科看吗?这个医院也有康复中心吗?”
原来,这些患者根本不知道许多医院还有康复科,即便知道,他们也并不了解自己的疾病是否可以在康复科得到相应治疗。
“其实不仅仅是脑神经患者需要康复治疗,几乎所有的疾病都面临着康复治疗的问题,除人们看到的如脑瘫、截瘫、听力、视力残障以及骨骼肌肉病损等伤病需要康复治疗外,还有心肺功能疾病、心理疾病、疼痛疾病甚至性功能障碍等疾病都是需要康复治疗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与理疗科主任李玲教授向记者介绍,目前人类的死因主要是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癌症和创伤,这些患者除急性死亡外,还有很多是可以存活很长时期的,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有待于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
据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统计,在脑血管病存活的患者中,如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使90%的存活患者重新步行和自立生活,并使30%的患者能恢复较轻的工作。特别是在癌症和创伤方面,积极进行康复治疗,患者重返工作和学习岗位的几率也都会得到大大提高。
李玲说,康复医学在我国虽然发展了20多年,但并没有得到社会和医疗界的高度重视,卫生部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建立康复科,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仅相当一部分二级医院没有设立康复科,即使一些三级医院,也因场地、设施等原因至今还没有设立康复科,而设立起来的康复科也多场地狭小,环境局促,配备的康复医师有限,显得有些门庭冷落。
●三大因素制约康复治疗发展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为什么很难得到普及呢?专家指出,三个原因影响了康复治疗的发展。
首先是人们存在认识误区。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它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四大环节缺一不可,但在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传统的临床医学模式思想依然占主导的地位,多数患者甚至一些医生对康复医学并不了解,有的存在极大的误区。比如:有的患者认为药物是万能的,对康复治疗十分排斥,认为是浪费钱;有的患者认为所谓的康复就是简单的推拿按摩治疗,自己在家也可以做;即使在知道康复很重要的患者中,多数人也往往认为康复治疗是要等急性期过后才开始或者认为只要不怕疼,积极锻炼就是康复治疗。没有多少人知道,康复训练开始的时机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功能恢复;也没有多少人明白,康复治疗不仅仅是简单的锻炼。李玲举脑血管疾病的例子说,其实大多数脑血管病的急性期一般在7-10天,病情一旦稳定即可转入康复科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而在我国此类疾病患者往往要在临床住上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是对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次,康复治疗没有纳入医保也是原因之一。据了解,目前除北京等少数城市的康复治疗属于医保范围外,在我国多数地方进行康复治疗是无法报销的,或即便报销也只能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李玲介绍,说到底仍然是认识不足带来的体制障碍,建议国家可以规定脑血管疾病等在病情半年内的康复治疗费用可以纳入医保,这样会大大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病人还得到了最合理的一体化医疗服务。
最后,行业准入制度不健全,影响了患者寻医问诊的步伐。李玲介绍说,康复治疗并不是简单等同于推拿按摩、热敷、温浴等,康复学是一门综合医学,它对康复师有很高的专业要求,即使是使用康复仪器也有个适应症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康复治疗准入制度不健全,使行业发展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康复治疗的信任。
●康复治疗发展任重而道远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这当中有康复需求者近5000万。然而,目前我国各类康复技术人员还不到2万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康复技术人员与人口比例太低。以物理治疗师为例,目前世界各国物理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例平均大约为70人/10万人口,而我国大陆仅为0.4人/10万人口。巨大的人才缺口是制约康复治疗发展的重要瓶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有三种模式:一是康复机构的康复服务,包括综合医院的康复科、康复门诊、康复医院等,要有完善的康复设备,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各类专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解决病、伤、残等各种问题。二是上门康复服务,具有一定水平的康复工作人员,走出康复机构到伤、病、残者家庭进行康复服务。三是社区康复,依靠社区资源(人、财、物、技术)为本社区伤病残者就地服务。李玲介绍,中国康复要全方位地建成这三级模式,要走的路还很长。
山西省残联副理事长、山西脑瘫康复医院院长郭新志建议,要想改变中国伤、病、残者康复服务滞后的局面,应当培训大量康复人才,从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多层面去培养专门的康复人才。如:在省、市、县三级建立社区康复人才培训中心,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加康复培训。这样,就能逐步做到“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从而实现全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专家提醒
中风病人康复训练越早越好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我国现有的500万—600万中风病人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
许多患者和家人认为,一旦瘫痪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只能卧床,一切生活都需由别人照顾。对于这样的看法,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李玲说:“实际上患者和家人不用这样悲观,通过功能康复治疗,大多数中风病人可以减轻或避免残疾,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工作能力。”
李玲介绍说,对于中风患者,临床医学的功能主要是保命,病人生命保住了,治疗就算结束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中风后大脑受损区的神经细胞就会坏死,相应的功能也就从此丧失。李玲通过10多年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科学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后,在大脑受损区周围,甚至在其他的功能区,坏死的功能神经细胞可以“异地再生”,从而使已经丧失的机体功能得以恢复。她曾经治疗过一位41岁的男性患者,该患者突发急性脑出血,经抢救生命保住了,但出现了严重后遗症:混合性失语,左侧肢体完全性瘫痪,不能坐,更站不起来。患者病后14天开始接受康复治疗。经过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与训练,3个月后这名患者重新站立行走,半年后恢复认知、语言功能,两年后可正常上班。
李玲说,中风病人功能康复的程度,与早期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的时间有直接关系。临床上有一个“时间窗”的概念,即从发病时起,力争在3—6小时内给予药物治疗,尽可能保护脑神经细胞,减轻损伤程度。康复训练也有个“时间窗”,发病3个月内是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段”,中风病人康复训练开展得越早,功能恢复得越好。
李玲提醒说,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必须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将引起“误用综合征”。中风病人脑损伤后,常常上肢屈肌张力高,手指、手臂不能伸直,科学的训练方法应训练肌张力低的肌群,抑制肌张力高的肌群。但有些病人由于不懂康复知识,拼命地练手的握力或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越练手指和肘关节越伸不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