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专家呼吁:杜绝酒后驾车 单靠罚款远远不够

专家呼吁:杜绝酒后驾车 单靠罚款远远不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12:57:24 人浏览

导读:

到医院看护事故受害者,观看惨不忍睹的事故片,参观停尸房,义务上路执勤,报纸专栏曝光,巨额罚款,终身禁驾,送入复原中心一个月,费用自理,甚至追究供酒商责任专家呼吁,杜绝酒后驾车时值年终岁末,进入节日宴请、宾朋相聚、商务应酬的高峰期,酒后驾车所引发的交
到医院看护事故受害者,观看惨不忍睹的事故片,参观停尸房,义务上路执勤,报纸专栏曝光,巨额罚款,终身禁驾,送入复原中心一个月,费用自理,甚至追究供酒商责任……专家呼吁,杜绝酒后驾车——
时值年终岁末,进入节日宴请、宾朋相聚、商务应酬的高峰期,“酒后驾车”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也进入了一个高发期。日前,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保乐力加中国在京举办“酒后不驾车”专题研讨会,呼吁“理性饮酒、文明出行”。
酒后驾车危害加大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事故调查显示,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
据我国2007年的统计数据:全国酒后驾车导致的死亡人数为3435人,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4.21%。这一数据虽然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从我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来看,酒后驾车引起的危害后果要严重得多,屡屡车毁人亡,伤及无辜。
“酒后驾车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程度十分严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教授刘建军介绍说,2007年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平均为17.7%,每百起事故死亡25人;而酒后驾车致死率为26.4%,百起事故死亡39人。酒后驾车不仅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更重要的是对他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公众默许态度纵容酒驾
“没问题,那么多人喝了开车都没事”,“无所谓,只要不被警察抓到就行”,“喝得不多,不影响开车”……侥幸心理、顾面子心理、明知故犯心理、冒险心理是导致驾驶人酒后驾车的主要心理因素。
尽管所有人都意识到酒后驾车是违法行为,但事到临头不免心存侥幸。调查显示,商务应酬和亲友聚会后,是酒后驾车的高发时间。饮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自古“无酒不成宴”,由于社会上没有形成“酒后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舆论压力,公众对酒驾采取默许态度,使得劝酒之风盛行。
网上调查显示,72.28%的人曾经有过酒后驾车的经历,其中20.14%的人经常有酒后驾车行为,51.56%的人表示饮酒后更倾向于自驾车回家。
我国对饮酒驾车最高处罚500元,记6分,暂扣驾照3个月。对醉酒驾车者,最高处罚2000元,记12分,暂扣驾照6个月,并拘留15日。一年以内因醉酒驾车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驾照。
“形成文明驾车的风气还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秘书长赵晓平呼吁开展更多类似的社会公益教育活动,让酒后不驾车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随着元旦、春节假期日渐临近,交管部门正着力杜绝包括“酒后驾车”在内的一系列节假日期间高发的交通违法行为。
对酒驾处罚还应再重些
“我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不够重!”刘建军指出,与汽车交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酒后驾车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要小得多,与可能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的危害后果不成比例。
鉴于事故发生概率随着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各国相继出台了限制血液酒精含量的严厉处罚措施。北京市交管局安全监督处副处长赵鑫介绍了国外形形色色处罚醉酒驾车措施。
●美国:醉酒司机参观停尸房
美国法律规定,当一个人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08%时驾车,被视为醉酒驾车。如果被警察第一次抓住,要当场没收驾照,并被立即送到拘留处医疗中心,关押12至48小时,理由是防止他不清醒时再次上路。次日,这名司机要交纳数千美元的“保释金”以及250至400美元罚款才能走出拘留处,外加75美元医疗中心使用费,并吊销驾照一年。如果他开的是商用车,那么还要通知他的雇主。如有第二次,罚款加倍,吊销驾照两年。以后再被抓,惩罚会更重。
除了罚款外,司机还要重新到驾校培训,学习内容除相关法规外,还包括到医院专门看护那些住院的交通事故受害者,观看醉酒驾车造成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片。还有人被罚到道路上执勤,做30-90天的社区服务劳动等。屡教不改的,还会被送去参观停尸房,希望通过真实车祸中死亡者的残缺尸体使他们警醒。
●俄罗斯:醉酒肇事最高处五年监禁
俄罗斯《反酗酒法》规定,驾驶员的饮酒量最多以一杯啤酒为限,行车过程中不得喝酒,酒后行车如果是初犯,会被取消1-3年驾驶资格;再犯则被禁驾3-5年。如果因饮酒造成交通事故,驾驶人员将受到5年以内监禁,罚款、吊销行车执照,剥夺终身驾驶权利等处罚。
●日本:供酒人难逃干系
日本对酒后驾驶有独特而严厉的惩罚方式。在日本驾驶人绝不能喝酒,如果发现一个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5%时,这个人将被判两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还要追究供酒者的相关责任,这一点杜绝了向司机劝酒的陋习。如果两次以上酒后驾车,司机就要坐六个月的牢,被关押在一个特殊监狱里,盘腿静坐反思自己的错误。
●德国:180天禁酒监控观察
德国从本世纪以来,加强了对醉酒驾车的管理。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0.03%就罚款,到了0.05%就吊销驾驶执照一个月;如果再犯,将处罚得更重,并吊销驾照三个月。此外司机还要受到180天的监控观察,在此期间不得饮酒,违规者将面临终生不得驾车的后果。对驾驶商用车辆的人,更是绝对不能沾酒。
●澳大利亚:报纸曝光醉酒司机
澳大利亚善用人们的羞耻心对醉酒驾驶员进行处罚。如果醉酒驾驶员是初犯,会受到罚款处罚;如果屡教不改,那么要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还要把此人的姓名登在当地的报纸上,报纸专栏用《酒醉与入狱》为题,警示公众。
●波兰:醉酒司机被曝光难找工作
波兰警方抓到醉酒司机就把他们的姓名、年龄、所驾驶汽车的型号和牌照、被扣地点和当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外加司机近照,上传到警方专设的网站,并发给全国各大报刊,在指定版面上曝光。这一招比罚款更让人“难受”,甚至对找工作、做生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法国:对醉驾“零容忍”
法国是葡萄酒消费大国,警方对醉酒驾车非常敏感,即使司机只是处于轻微醉酒状态,驾驶证也会被吊销,并缴纳相当于1000美元的罚款。如果醉酒司机导致他人死亡,会直接被判入狱;如果导致他人受伤,司机须支付巨额赔偿。法国的警察,对检测目标的判断力相当准确,他们经常在晚间出动,堵在酒吧舞厅出口处,一抓一个准儿。他们的辛劳,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车祸事故。
●英国:吊销驾照109年
英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理是,初犯吊销驾照1年,再犯则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如果在10年内共有3次被判酒后驾车,那么就要吊销驾驶执照109年,相当于终身禁驾;发生事故的,除重罚外,终身不得再开车。
●瑞典:闭门反思至少30天
瑞典如果发现司机在饮用了两罐啤酒后开车,那么除了交出驾照,司机还会收到一张出庭应讯的传票。此外,酒驾司机还会被送入复原中心闭门反思至少30天,费用自理。
●马来西亚:让老婆教育丈夫
马来西亚一个独特的惩罚方式是,一旦某位男性司机被发现酒后驾车,警方不但会立即拘留他,还会将他的妻子一同送进拘留所关在一起,让妻子彻夜教育丈夫。
近日,全球首创司机手指汗液酒精检测仪亮相北京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据介绍,这种检测仪安装在汽车方向盘下仪表台内,20秒内可分析出司机手指汗液中酒精是否超标。若超标,则不能开走汽车。
●相关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车辆驾驶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0ml为饮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上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伤害人体的是乙醛
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分子组成为CH3CH2OH,酒精进入人体后,20%由胃吸收,80%被十二指肠吸收。酒精自饮用后2~5min开始进入血液,30~90min后在血液中达到最高浓度,6~13h后各脏器酒精含量达到最高。酒精主要在肝中分解代谢,约80%~90%的酒精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代谢为乙醛,然后,通过乙醛脱氢酶的催化变成乙酸。再经过三羧酸循环,形成CO2和H2O,在此过程中,伤害人类身体的便是乙醛。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