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北京海淀区送教上门 重残儿童可以在家上学

北京海淀区送教上门 重残儿童可以在家上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06:15:53 人浏览

导读:

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老师张江(左)、杨铁梅(右)送教上门董芳忠/摄上学,这个愿望是普通孩子都能实现的。但对于身患残疾的孩童来说,这就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了。北京市海淀区的重度残疾儿童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从今年开始他们都可以享受到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送教上门

    

  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老师张江(左)、杨铁梅(右)送教上门董芳忠/摄

  上学,这个愿望是普通孩子都能实现的。但对于身患残疾的孩童来说,这就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了。北京市海淀区的重度残疾儿童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从今年开始他们都可以享受到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送教上门指导中心的送教上门服务,平均每个孩子每个月受教不少于4次,家长一分钱也不用掏。记者近日从海淀区教委获悉这一信息后,跟随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送教上门指导中心的老师进行了采访。

  每周一次为重残儿童送教上门

  家住海淀区白家疃村的宋洁今年12岁,因患癫痫导致智力低下,不能就读普通学校,一直呆在家里。今年1月,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的张江老师被指定为她的送教上门教师,每周为宋洁送教上门一次。

  11月23日,记者跟随张江老师来到宋洁家中。和普通孩子的课堂不同,宋洁的这节课既没有教加减乘除,也没有学ABCD,甚至连教材也没有。“小猪、小马玩累了,你把它们带回家好不好?”只见张江老师把五颜六色的小动物玩具放在桌子上,引导宋洁从里面挑出小猪和小马,并让她用小火车分别把它们运到1号和4号塑料盒上,这个锻炼宋洁综合认知能力的小游戏便完成了。“非常好!真棒!”受到夸奖的宋洁笑了。

  张江告诉记者,近一年来,除了通过做简单家务等来为宋洁进行康复训练外,还采用特教的趣味教学办法,使没有数字概念的宋洁有了数字和量对应的概念。如今,宋洁已能数到10以上的数字了,同时还认识了几个字,可以写出自己的名字。

  宋洁的爷爷逢人就夸送教上门好。他告诉记者,孩子的父母平时都在外工作,他也曾教过孩子数数,但是不成功,“还是张江老师的方法管用,一教孩子就会了。一年前,这孩子什么都不会,现在出去买面包会自己数数了,这样学下去,孩子以后不知会有多大变化呢!”宋洁的爷爷乐呵呵地说。

  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康复教学方案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市海淀区,幸运的不止宋洁一个孩子,只要是海淀区的重度残疾儿童,都可以享受到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送教上门指导中心的送教上门服务。该中心负责人杨铁梅介绍说,今年,海淀区教委对辖区29个街镇的义务教育贯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59个贫困家庭的60多名适龄孩子因为智力或者肢体残疾等原因,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只能长年呆在家里。为了不让这部分孩子失去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海淀区教委责成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抽调特教专业教师,组成了一支10个人的送教队伍,专门为这群特殊的孩子提供义务上门教学。

  “这60多名特殊学生多为脑瘫、孤独症等智力或肢体重度残疾的儿童,既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到校上学,家长也无力带他们康复和学习,因此,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杨铁梅告诉记者,“这些特殊的孩子年龄各异,智力发育水平不一样,有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智力水平还停留在幼童时期,我们在送教上门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配合相应的康复方法和教学方法。”

  据了解,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送教上门指导中心对所有需要送教上门的孩子进行了身体智力评估,为他们建立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档案,并据此安排教师上门授课的次数和每个孩子不同授课时间和内容,平均每个孩子每个月受教不少于4次,家长一分钱也不用掏。目前,这些残疾儿童被分为6个班,每个班有教师两名,每个孩子每周都可接受学校教师的2至4课时授课教学,并由责任教师安排家长指导孩子完成康复和智力作业。

  让更多重残儿童享受义务教育

  记者了解到,海淀区王先生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今年10岁了,由于患先天性脑瘫,两个孩子至今只能躺在床上,平时由妈妈按摩康复。由于家长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康复方法不正确,导致孩子的病情有所加重。自从接受了送教上门,家长不正确的按摩方法首先得到老师的纠正,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的特教专业教师田静伟用松肩法、分髋法,以及推、运、揉等十几种方法指导家长为两个孩子实施康复,给一家人带来了帮助和安慰。

  海淀区教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从2005年10月筹备送教上门到现在,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送教上门指导中心的送教队伍由1人增加到了10人,送教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效果,被辅导的孩子在认知、语言、情绪、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家长也对孩子的肢体康复和文化教育更加关注和重视。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送教上门指导中心负责人杨铁梅告诉记者,今后,除了老师送教上门,家长们如果有能力、有精力,也可以把孩子直接送到培智中心学校来听课或者进行康复练习。海淀区教委呼吁,海淀区还未享受送教上门且不能自己上学、6到17岁重残儿童的家长,可与海淀培智中心学校联系,让孩子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相关链接

  送教上门大家谈

  ■王先生(海淀区某残疾儿童的家属):“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管用,比我们还有耐心,对孩子的帮助实在太大了,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师能够坚持送教,别给孩子断了。”

  ■张先生(北京市市民):“特殊儿童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见到成效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让全社会的特殊孩子们都享有同龄人同等的快乐,健康成长。”

  ■程凯(中国残联副理事长):“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是教育部门落实义务教育的一个细化措施,使得有特殊需要的残疾儿童同样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游 捷/整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