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喊着“爸爸、妈妈”骗钱 老年消费者注意防范营销骗局

喊着“爸爸、妈妈”骗钱 老年消费者注意防范营销骗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1 14:23:01 人浏览

导读:

谢正军/图开口便叫爸爸、妈妈,赠送精美礼品,知名专家进行讲座,项目高回报低风险在种种诱惑下,不少老年人纷纷出手购买,发现上当受骗后,一切为时已晚。类似针对老年人的营销骗局,近年来屡屡发生。究竟是怎样的迷魂药,让老年人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老年消费者如何

  

  谢正军/图

开口便叫“爸爸、妈妈”,赠送精美礼品,知名专家进行讲座,项目高回报低风险……在种种诱惑下,不少老年人纷纷出手购买,发现上当受骗后,一切为时已晚。类似针对老年人的营销骗局,近年来屡屡发生。究竟是怎样的“迷魂药”,让老年人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老年消费者如何认清骗人的推销术?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招数1“亲情牌”让老年人犯晕

  “我妈妈太相信这种床垫了,有病也不去医院,结果耽误了治疗。”近日,天津市消费者陈女士向记者反映,去年下半年,她家附近新开了一家店,大力宣传一种由锗石制成的保健床垫。陈女士的妈妈郝阿姨有妇科疾病,看到宣传后便去店里进行免费体验。“我妈妈回来就说,卖床垫的人对老年人可好了,总是‘爸爸、妈妈’地叫个不停,见到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就上前搀扶,还带着老年人唱歌跳舞。很多老年人的病都因为使用这种床垫治好了。”陈女士说。经过几个月的免费体验,今年1月,郝阿姨花1.28万元买了一个保健床垫。

  今年春节后,郝阿姨感觉下腹部疼痛越来越严重。“妈妈说,那个保健床垫的说明书上写了,有妇科病的人,肚子疼是好转反应。她认为是病快要好了,就一直拖着没有去医院看病。前几天,妈妈实在撑不下去了,才到医院去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得了宫颈癌。”陈女士说。

  在该保健床垫的说明书中记者看到,针对各种症状介绍了应用该产品后的“好转反应”,如子宫异常者,好转反应为“小腹发紧、腰痛、下体流血等症状”。对此,北京肿瘤医院肿瘤妇科副主任医师蒋国庆表示,好转反应需要医生诊断才能确定,不能一概而论,未听说过使用某种保健床垫能治好子宫疾病的案例。

  ●应对

  子女应该常回家看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韩布欣表示,有些老年人因子女不在身边感到孤独,上述营销方式就是盯上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大打“亲情牌”。老年人误认为促销人员是真心诚意地对他们好,增强了对产品的信任度。为了防范商家利用亲情营销欺骗老年人,子女应当常常跟老人接触,从各方面关心老人。老人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了,骗子打出“亲情牌”时,老人便有了防范意识。

  招数2 “免费”招牌下暗藏陷阱

  记者从重庆市消费者委员会获悉,今年1月以来,林某、王某等两名经销商在重庆市云阳县开设某健康促进仪免费体验中心,称该仪器是高科技产品,老年人免费体验后,只需支付少量押金,即可在收到赠品后凭外包装退还押金。第一次收取押金20元,领取膏药一支,第二天到指定地点领取退还的押金;第二次收取押金300-500元,领取内服药3包,一周后退押金。如此反复,先后6次赠送药品,押金额逐步提高,最多的交了9500元,先后共有101位老年人交押金共计21万多元。不久,林、王二人卷款潜逃,发现受骗的老年人纷纷向云阳县工商局、县消委会申诉、投诉。由于涉嫌诈骗,此案已移送当地公安部门处理。

  ●应对

  切记天下没有免费午餐

  韩布欣表示,老年人的防范意识相对薄弱,部分老年人有贪小便宜的心理。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的这种心理,以免费为名行欺骗之实,给消费者设下陷阱和圈套。对于利用“免费”为诱饵的营销骗局,老年人一定要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轻易相信免费服务,莫贪小便宜。

  招数3 “专家”讲座专蒙老年人

  8月中旬,江西省瑞昌市工商局人员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在某酒店以举办知名健康专家讲座的形式销售“高级健康不沾锅”。工商人员立即赶至现场,发现涉嫌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存在问题,遂立即叫停了“专家”讲座。

  经查,举办“专家”讲座的谭某、李某等5人来自重庆市。据交代,他们在全国各地流动销售“高级健康不沾锅”,每到一地,先物色好会场,然后在当地集贸市场、超市等人员集中的地方专门给老年人散发传单,称手持传单者可参加“专家”讲座,到会者还可免费体检和义诊。他们在会场大肆吹嘘销售的“高级健康不沾锅”可以延年益寿、包治百病,在讲座现场花290元就能买价值698元的“高级健康不沾锅”,还可获赠价值688元的品牌水杯一个。

  经工商人员试用,自称香港某企业监制的“高级健康不沾锅”其实严重沾锅,“价值688元的品牌水杯”不但外表粗糙,且是“三无”产品。工商人员查看谭某的进货发票发现,“高级健康不沾锅”进价为67元,“价值688元的品牌水杯”进价27元,两种商品加起来不足100元,却卖290元。工商人员随即对谭某、李某等人进行了处罚。

  ●应对

  仔细甄别讲座的主办方

  韩布欣表示,老年人的空闲时间比较多,对健康的需求欲望较为强烈。一些不法商家通过组织所谓的专家讲座,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老年人,或用吹嘘虚假的功效欺骗老人,进而推销其产品。老年人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见到有人购买,自己往往也会购买。为防止上当受骗,老年人要仔细甄别讲座的主办方,参加由社区居委会、老年人协会、政府部门等组织举办的健康讲座,不要参加以销售商品为目的的活动。

  招数4 “高回报”诱老年人投资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诈骗案。法院审理查明,自2008年7月以来,被告人黄某等人以某公司的名义,向被害人谎称投资该公司保健品连锁店可获得高额回报。其具体方式是,由业务员假扮客户的熟人或者谎称公司周年庆,通过打电话、派发传单及到公园推销等方式,邀请老年人参加公司提供的投资理财宣讲活动,并在活动期间进行游说,宣称投资到该公司,每季度可以获得21%至26%不等的分红,在第四个季度返利时将本金返还。为了使老年人相信,黄某等人还开设了产品展示厅,并给予老年人小额现金作为分红。

  2009年4月下旬,黄某等人携款潜逃,诈骗被害人投资款共计163万余元。案发后,上述赃款未能追缴回来。今年8月,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黄某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其他人也分别判处3至6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应对

  谨记回报越高风险越大

  韩布欣表示,老年人一般有些积蓄,由于银行的利息较低,不少人不愿意把积蓄存进银行。他们都希望给子女留下更多财富,但身体状况又使他们的投资渠道较少,退休后的心理落差让他们渴望老有所为。不法人员对老年人投其所好,以高回报为诱饵,容易获得老年人的信任。老年人要远离非法集资,在投资时要谨慎,谨记回报越高风险越大,同时不要有从众心理,对不法分子编织的美好前景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