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 > 医疗事故处理 > 怎么处理医疗事故纠纷

怎么处理医疗事故纠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12-17 15:07:30 人浏览

导读:

发生医疗事故对于患者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及时的进行纠纷的解决,避免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影响,也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后果,那么怎么处理医疗事故纠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相关知识。

  发生医疗事故对于患者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及时的进行纠纷的解决,避免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影响,也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后果,那么怎么处理医疗事故纠纷?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相关知识。

  一、怎么处理医疗事故纠纷

  1.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应积极做好解释工作,以利纠纷及时解决。当患者或家属不能理解或接受时,当事人可以自愿填写医疗纠纷处理委托书,科主任签署意见,委托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处理。

怎么处理医疗事故纠纷

  2.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核实,得出初步结论,同时封存有关的病历资料及相关物品,将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向家属通报、解释,并组织力量维护工作秩序。

  3.较为复杂的医疗纠纷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根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的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4.医疗纠纷发生后需市卫生局出面协调解决的,由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填写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委托书,院长或分管院长签字后,委托市卫生局处理,具体由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

  二、医疗事故申诉

  若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医患双方均可在接到鉴定报告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也可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病员方面不服鉴定结论或处理,应诉对象为当事的医疗单位,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一般不作应诉对象。

  当事的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不服鉴定结论,应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不服理由,尽量通过行政手段解决。如对行政意见不服,可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诉解决,或向法院起诉。

  三、医疗事故处理申请应注意的问题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医患双方当事人均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医方提出申请的可以是医疗机构,也可以是相关医务人员,患方提出申请的应为患者本人,如患者死亡的,应为死者近亲属。

  2、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所在地的县(市)区卫生局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市)区卫生局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市卫生局处理:

  ①患者死亡;

  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③卫生部或本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3、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应以书面形式,并载明以下内容:

  ①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申请人是患者一方的应包括患者和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申请人与患者的关系,申请时间。

  申请人是医疗机构的应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地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申请人是医务人员的应包括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专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具备合法执业资格的证书。

  ②有关事实。申请人要在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详细、具体地写明事件经过,特别是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关的诊疗过程。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怎么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相关介绍,对医疗事故纠纷,大家要注意处理的具体流程,提前准备相关的材料和证件,按照申请来进行处理,同时也要注意具体的处理方式,对此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建议咨询一下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