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知识 >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01 15:44:15 人浏览

导读:

当天气时而炎热,时而疾风骤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较易生长繁殖,如果不小心的话,食物中毒的发生几率会比平时高。因此人们不仅在外用餐时要特别注意卫生,在家做饭时也要注意食物处理的清洁,只有这样才能吃得既安全又安心。北京市海淀区卫生监督所的专家认

当天气时而炎热,时而疾风骤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较易生长繁殖,如果不小心的话,食物中毒的发生几率会比平时高。因此人们不仅在外用餐时要特别注意卫生,在家做饭时也要注意食物处理的清洁,只有这样才能吃得既安全又安心。

北京海淀区卫生监督所的专家认为,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最常见,占食物中毒总数的一半左右。我国每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30%~90%,中毒人数占食物中毒总人数的60%~90%。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吃了被细菌或其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大量细菌及细菌毒素进入人体内,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肠炎弧菌、金黄葡萄球菌、病原性大肠杆菌及仙人掌菌、沙门氏菌中毒等。

专家说,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物,例如肉、鱼、奶、蛋等及其制品,植物性食品如剩饭、糯米冰糕、豆制品、面类发酵食品也能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和营养条件下,微生物急剧大量繁殖,食品在食用前不经加热和加热不彻底;或熟食品又受到病原菌的严重污染并在较高室温下存放;或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经过一定时间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使食品含有大量活的致病菌或其产生的毒素,以致食用后引起中毒。因此食物保存不当或未及时冷藏,食用前未能彻底加热,也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专家特别提醒,要想杜绝食物中毒,应注意尽量不要在路边小摊购买肉制品尤其是散装肉制品。以往的夏季食物中毒事件分析表明,路边小摊卫生条件差,肉制品沾染细菌的机会更大,而且散装肉制品大多没有冷藏设备,保质保鲜时间短,质量根本无法保证。正规商场或专卖店的配套设施完备,可以在那里放心购买肉制品,而且他们的供货渠道比较固定,即使发生不测,执法部门也能查清来源进行补救。

另外,扁豆所含的毒性物质能被持续高温破坏,所以炒菜时应充分加热,使扁豆颜色全变,吃着没有豆腥味。
一旦食物中毒怎么办?

首先切记,如果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去医院就诊,并及时向辖区卫生监督部门投诉。
其次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等。腹泻一天几次到几十次不等,而且多数是稀水样;个别人大便中有脓血、黏液等。必须注意的是,呕吐时应让其完全吐出。
此外,或许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以及吞咽、说话及呼吸困难等问题。中毒严重的人,也可能因为腹泻而出现脱水现象,应该送进医院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