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监管 > 重庆质监抽查结果 8批次调味品不合格

重庆质监抽查结果 8批次调味品不合格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14 22:33:30 人浏览

导读: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1年9-10月对全市调味品行业,包括酱油,醋,味精,鸡精,酱,调味料等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14个区县84家生产企业的调味品114批次,合格106批次,合格率为92.98%。抽查发现,7批次调味料不合格,其中6批次酸价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1年9-10月对全市调味品行业,包括酱油,醋,味精,鸡精,酱,调味料等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14个区县84家生产企业的调味品114批次,合格106批次,合格率为92.98%。

抽查发现,7批次调味料不合格,其中6批次酸价超过标准要求。酸价代表油脂氧化的一种程度。酸价超标,可能引起食物口感变差,营养价值降低,影响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调味料中酸价超标,主要原因可能是使用的油脂存放时间过长;或者散装油脂密封不严,长时间与空气接触,造成氧化至酸价增高,也有可能是产品在贮存及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所至。

此外,一批次酱油全氮、氨基酸态氮项目不合格。氨基酸态氮是表明酿造酱油中大豆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造成酱油不合格的原因在于个别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好,发酵工艺及勾调淋油工艺控制不严格所致。

据悉,针对本次抽查中反映出的主要质量问题,重庆市质监局已责成相关区县质监局严格按法津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中产品不合格的企业依法从严进行处理。同时,要求各区县质监局进一步加强对调味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