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动态 > 中新地产:以信用赌明天

中新地产:以信用赌明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6-21 04:30:19 人浏览

导读:

提要:编者按/虽然中新地产一度被认为是资金链恶化行将死亡的标志性事件,但中国上市房企破产第一案最终没能成为现实。中新地产总裁刘义表示,中新根本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现在正积极准备复牌。虽然中新地产一度被认为是资金链恶化行将死亡的标志性事件,但中国

  提要:编者按/虽然中新地产一度被认为是资金链恶化行将死亡的标志性事件,但“中国上市房企破产第一案”最终没能成为现实。中新地产总裁刘义表示,中新根本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现在正积极准备复牌。

  虽然中新地产一度被认为是资金链恶化行将死亡的标志性事件,但“中国上市房企破产第一案”最终没能成为现实。按商业逻辑,一个信用破产的企业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中新还是以信用为代价换来起死回生。中新事件也预示,政策调整后地产企业和银行的甜蜜合作再次开始,中国地产业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地产商破产潮没有出现。

  一年前,潘石屹抛出了房地产百日危机的唁文,直指地产企业已经在悬崖边上。然而时间巨轮转了一圈后,中国房企不仅没有倒闭,还大有越活越滋润之势。就连一脚踏在悬崖边上,被外界称为“破产第一家”的中新地产,也渡过了迫在眉睫的危机。

  其总裁刘义对记者表示:“中新地产正在密切配合交易所,积极准备复牌。”这盘死局就这样化解了,又是怎样化解的?

  “如果港交所没有一个妥当的回应,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可能不会再投资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事情已过去大半个月,但Martin发给记者的邮件多少还显得有些情绪。Martin是澳洲一支私募投资基金的合伙人(鉴于不愿与港交所撕破脸皮,他们不愿具名),同时他们也是中新地产债券的持有人之一。他们认为中新地产是在恶意赖账。

  2009年初,他们就已经预计这投资可能“损手”。2009年1月23日,是中新4亿美元债券利息的付息日,但中新地产并未如期支付这笔1.52亿元的利息。而赖账前几天公布的中新地产2008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营业额较2007年同期大幅减少94%,一时间关于中新“资金链”断裂的新闻不断传出。立即,标准普尔调低中新地产信用评级。

  而2009年6月12日是中新地产另一份可换股债券的到期日,按照条约规定,债权人可以选择换股,或者要求中新以本金120%左右的价格赎回。但债券的转股价定为6.2港元,远高于中新2008年初停牌时的4.95港元。换言之,如果换股投资者将亏损收场。所以有分析认为,大部分债权人都会要求赎回。赎回的最高金额达到13.21亿港元,如果中新无法支付这笔债务,将有可能被破产清算

  3月底,中新地产曾抛出回购要约,建议以3.3折回购债券,并建议将提前赎回日期推迟到2010年6月12日。“这明显是没有诚意的解决方案。”Martin表示,4月的债权人会议中,大部分债权人都否定了这项提议。5月12日,中新地产再次要求赎回债券,出价提高到赎回价的5.2折。

  Martin其实在前一天就已经猜到中新有此计划。因为5月11日晚,中新地产忽然发布公告称,2008年1月10日,香港廉政公署搜查了中新地产在香港的办事处。同时,逮捕了中新的一名雇员。

  16个月前的事情突然公布,其目的很显然,就是想告诉债权人,中新地产正面临无法预测的法律风险,如果不提前赎回债券,即使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也不一定能够收回权益。而紧锣密鼓的回购计划,也让投资产生公司正面临巨大危机的错觉。

  这招鱼死网破果然奏效,5月13日债权人通过了赎回决议。中新也节省了近6亿港元的现金。

  可操作空间

  中新地产2003年借壳原科建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其大股东郦松校以63亿港元资产列200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73位。

  “债权人之所以这么被动,根本原因是内地香港经营环境的差异。”亚银投资的首席研究员李大伟表示,其实在事情爆发前后,中新的财务数据显示其还握有20亿港元的现金,另外其在内地上海北京天津珠海还有着众多已建成的优质项目,这些项目的价值保守估计不低于50亿港元,再加上近千万的土地储备,“按道理债权人根本不需要担心”。

  但问题是国内在港上市的企业在港的主体通常只是一个壳,主体项目都在内地。假如上市公司破产清算后,“其内地资产怎样处理,没有既成的案例,也没有清晰的法规。”李大伟表示,由于内地与香港法律执行的时间差与空间差,某些“流氓公司”完全可以在破产前一刻将其内地的资产转移。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债权人的行动总是受制于人,其实中新事件已非孤例,早前的亚铝风波其深层原因也源于此。不管怎么样,中新地产渡过了迫在眉睫的危机。

  难关已过?

  中新地产总裁刘义表示,中新根本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现在正积极准备复牌。

  事情也许正如刘义所言,国内地产市场的复苏给了他们新的机遇。来自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和易居中国的数据显示,中新地产目前在售的三大项目——上海九久青年城、北京西钓鱼台和青年汇在做出20%降价促销后,成交额开始大幅上涨,近半年三项目获得了9.56亿元的销售额。

  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更大的危机还在暗处。其中廉政公署的调查是其中之一,中新地产的董事局主席郦松校可能牵涉其中,据香港媒体报道,自中新地产停牌后,郦松校就没有在香港出现过。

  郦松校在中新地产的地位类似于合生创展的朱孟依,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官方背景的老郦2003年成立中新集团,短短三四年间中新地产之所以可以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储地进千万的全国“十强”地主,郦松校的作用极大。

  从公开数据上可以看到,中新地产共有16个项目,其中大部分都不是从公开市场拍卖所得,得益于大股东郦松校多次将名下的土地注入上市公司,近年其主要扩张模式为收购其他开发商的项目。这种模式之所以能行之有效,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主要就是由于老郦的人脉以及关系。老郦从1987年开始,分别在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物资部任职,香港回归前后,又赴港任香港中旅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又是一个手眼通天的人物。如果董事局主席被绊倒,中新地产的“核心竞争”可谓消失近半。

  另外中新为了渡过难关而回购债券的种种做法,付出的是“信用损失”的代价。港交所面对债权人的集体投诉也必须有所回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