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民事责任 >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 论离婚损害赔偿的有关法律问题侵权赔偿标准

论离婚损害赔偿的有关法律问题侵权赔偿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4-15 02:20:24 人浏览

导读:

在离婚案件中,有怎样的离婚程序?离婚赔偿标准又是怎样的?法院判决离婚赔偿时需要坚持哪些原则?本文为您做了一一介绍:论离婚损害赔偿的有关法律问题来源:(律师)邢芳华2006-10-2010:59:30关键字:离婚赔偿辽宁古塔律师事务所邢芳华一九八O年《婚姻法》实施至
在离婚案件中,有怎样的离婚程序?离婚赔偿标准又是怎样的?法院判决离婚赔偿时需要坚持哪些原则?本文为您做了一一介绍:

论离婚损害赔偿的有关法律问题
来源:(律师)邢芳华2006-10-20 10:59:30关键字:离婚赔偿
辽宁古塔律师事务所邢芳华
一九八O年《婚姻法》实施至二十多年之后的二00一年四月二十八日终于获得修正了,修正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其中包括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它的含义是指离婚当事人一方因侵权行为而对其配偶造成损害时应承担补偿对方损失的民事行为,对受害者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手段,对加害人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①]根据修正后的《婚姻法》(以下称《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具备法定情形的无过错方有权要求对方给付损害赔偿,理论上的损害赔偿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本文从其法律依据、有权索赔的条件和范围、目前我国离婚索赔的现状,以及解决索赔难的对策等方面予以阐述。
一、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上述规定是离婚中权利主体提出损害赔偿的有力法律依据,正因为有此规定,权利主体才有权提出要求,这一规定体现了在司法审判中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同时也正因为有此规定,才引出一系列的相关法律问题,后问将要阐述的内容就是因为这一法律依据的出台而浮现的。
二、有权索赔的条件
《婚姻法》虽然为离婚案件的当事人索赔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但同时也对索赔问题限定了法定条件,具体如下:
(一)主体条件
有权索赔的主体必须是离婚案件中无过错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责任的主体必须是无过错方的配偶,即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
1、双方必须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是指双方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领取了结婚证书或虽未结婚登记,但属于1994年2月1日以前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按事实婚姻处理的情形。
2、有权索赔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无过错房,承担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有过错,这是索赔成立的前提条件。
3、第三人"免责",既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无权在离婚诉讼中向过错方以外的任何第三人要求赔偿,如果属于"实施家庭暴力和虐待"等情形,涉及第三人侵权的,可以另案起诉;如果属于"重婚和与他人同居"等情形的,无过错方无权向过错方的婚外异性要求损害赔偿。
(二)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是有权主体提出索赔的必备的客观上的实质要件,也是法定要件。
1、损害赔偿请求只能在双方已进入离婚诉讼程序后提出,双方虽已发生矛盾纠纷但未进入离婚诉讼程序时一方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如:双方自行协商或双方自愿到离婚登记处调解离婚等。[②]
2、无过错的一方当事人要求索赔,对方必须具有下列客观条件之一:
①重婚的,既无过错方的配偶与他人(已婚或未婚的婚外异性,下同)由登记结婚的或者虽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如果明知"他人"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的,即是重婚行为。
②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以下称《婚姻法》解释(一)】第二条的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无过错方的配偶与婚外异性(现役军人的配偶除外)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生活。
③实施家庭暴力的:即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如重伤、轻伤、轻伤偏重或虽未构成轻伤但已构成伤残等。
④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就构成虐待;所谓遗弃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
(三)时间条件
时间条件是指符合上诉条件的权利主体,请求损害赔偿必须在限期内提出,否则其权利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三十条的规定,权利主体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应当遵守下列时间上的规定:
1、无过错方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案件,欲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否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和保护请求。
2、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其同意离婚,则可以同时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如果起步同意离婚也没有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应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起损害赔偿之诉。
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被告则有权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提起损害赔偿之诉。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两点问题:其一,在婚姻存续期间,无过错方的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其二,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对于当事人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二、有权索赔的范围
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下面予以逐一论述。
(一)物质损害赔偿是指经济利益的减少或丧失,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是指财产利益的减少或丧失,如家庭承包经营权受到侵犯和家庭共同财产受到毁损、破坏。[③]人身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的人身受到侵害而遭受到的物质损失,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物质人格权,即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还包括侵犯胎儿的侵犯死者遗体的行为,[④]具体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补助费、鉴定费等。
(二)精神损害赔偿属于非财产性利益范畴,它是指当事人的名誉、尊严、姓名以及人的感情等方面绶带了毁损、污辱贬低或丑化,使当事人在精神上倍受痛苦或折磨,在心理上被受压抑和愁楚。具体适用时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来确定执行。
1、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外还可以判令侵权人赔偿相应的精神抚慰金。[page]
2、精神抚慰金数额如何确定历来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它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它的确定应符合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一般价值取向,这在任何国家都不能例外,这个合理数额可以使预期的。[⑤]在确定其数额时应根据如下因素确定:
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②侵害的手段、方法、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③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或无过错方的损害程度;
④侵权人获利情况及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⑤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三、目前我国离婚索赔现状
《婚姻法》修正后,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2001年12月24日和2003年12月26日对《婚姻法》进行了两次司法解释,但至今在离婚索赔诉讼案件中仍然存在一个老大难问题--索赔难的问题没有解决,据有关材料显示,在离婚案件中,约有70%的当事人一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但在法院的实际判决中,能够获得法律支持并实际获得赔偿的却只有10%左右。就其原因而言,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确实很复杂,归纳起来,索赔难的原因有以下多种。
(一)双方均有过错,法院难以自由裁量是否赔偿
双方均有过错的情形有如下几种:第一,双方过错程度相当,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很好处理,即任何一方均不能获得对方的赔偿。第二,一方有较小的过错,而另一方有重大过错,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也就是说这种情形的一方尽管多错较小,但其仍然属于有过错,而不符合无过错赔偿之原则,所以法院很难自由裁量,判赔则有悖法律,判不赔则有失公平,但最终以盼不赔的居多。
(二)不具备索赔的法定情形
《婚姻法》明确规定过错赔偿行为有四种(前面一虚数),而一些离婚诉讼的当事人请求赔偿的原因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如另一方当事人故意毁坏家庭共有财产的行为,但其不具备上述条件,法院一般是不会支持其索赔请求的,但可以从其它角度予以综合考虑。
(三)无过错方索赔证据不充分
(四)索赔数额的合理性难以确定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包括我国在内的国家对于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是没有具体数额规定的,所以由于案情的原因及审判人员人事上的原因等诸多因素可能导致获得赔偿的数额与索赔数额相差甚远。
四、解决离婚索赔难的对策
(一)正确理解《婚姻法》规定的过错内涵
《婚姻法》规定的过错是有限制的,它仅指行为人具备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即只要行为人具备了上述规定的人以情形,则就认为具有过错,至于过错方大小,由其过错程度和损害后果而定。而行为人不具有上述规定的四种行为中任一行为的,就不能认为其有过错,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无理索赔而称难"的情况。
(二)正确理解并掌握双方均有过错时,过错较小的一方要求赔偿的情况,笔者认为,一举公平原则,对于此类情况根据过错程度及损害后果对其索赔应予适当保护。
(三)建议司法介入离婚损害赔偿案件
首先应肯定此类案件富有只要取证责任的在于当事人,但是当事人遇到无法取证、取证相当危险获特别困难时,负有取证权的司法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应介入离婚案件进行调查取证。
(四)建议有条件的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离婚索赔案件中无过错方往往处于弱者地位,过错方往往是强者,且有能力毁灭隐藏证据,所以建议有条件的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在无过错方基本能够提供与自己陈述的事实相吻合的证据但不足以充分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责令过错方提供反证。
(五)大力推进确认相关证据有效性方法的进程
1、自认证据
自认证据指只要是过错方承认的证据均可作为有效证据而采纳,但要慎重考虑默认的情况。
2、适当推定
推定是指依照法律和以证明的事实或已发生的事件而合理推定某些证据有效,但推定必须遵循如下规定:(1)根据法律明确规定而推定;(2)法院根据自己裁量权在特定情况下进行推定。[⑥]
3、采用事实自证
基因为某些史实的发生就显而易见某种结果肯定发生,[⑦]例如无过错方欲证明过错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而将过错方与他人生养的孩子的证据提供给法院,则即可证明过错方与他人有同居关系。
综上,关于离婚损害赔偿问题,是《婚姻法》修正后新增加的一个新的法律制度,也是一种权力救济制度,它具有现实相和可缩性,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婚姻家庭的平等、健康和稳定[⑧],同时,它也是一个有待于不断完善的重要法学研究课题,作为法律工作者应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
[①]《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疑难解释〉,主编:唐德华
[②]《婚姻法实务与案例评析》,编委主任:主编:李丽
[③]《法律帮助一点通--婚姻纠纷》主编:赵汝琨
[④]《侵权法论》主编:杨立新
[⑤]《民商司法解释精要》主编:王利明
[⑥]《民商司法解释精要》主编:王利明
[⑦]《民商司法解释精要》主编:王利明
[⑧]《当今婚恋法律适用精选》主编:曾小平王宏



在诉讼离婚中,离婚赔偿一直是离婚双方争论的焦点,离婚赔偿栏目详细介绍了离婚赔偿的程序和离婚赔偿标准,以供需要的读者参考。

离婚案件中,离婚赔偿的程序和离婚赔偿标准是离婚双方十分关注的问题。离婚赔偿栏目详细介绍了离婚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还有离婚经济帮助和离婚起诉书范本等相关内容的介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