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 > 竞业限制 > 竞业限制及其法律规定

竞业限制及其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4 08:16:31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涉及到关于竞业限制和相关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凡有竞业限制约定的,单位应向受竞业限制的离职人员支付一定数额的补偿费。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讲解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竞业限制及其法律规定所谓竞业限制是指单位在劳动合同、知识产

  核心内容:涉及到关于竞业限制和相关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凡有竞业限制约定的,单位应向受竞业限制的离职人员支付一定数额的补偿费。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讲解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

  竞业限制及其法律规定

  所谓竞业限制是指单位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等协议中,对与本单位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有重要影响的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协商,约定劳动者在职期间和离开单位后一定时期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内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凡有这种约定的,单位应向受竞业限制的离职人员支付一定数额的补偿费。

  我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这可以看作对竞业限制的原则性法律规定,它赋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以平等协商的方式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或竞业限制条款。

  《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问题也进行了规定。该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这些规定,对竞业限制的及合理补偿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竞业限制的范围

  竞业限制的范围由企业与劳动者协商确定。但竞业限制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竞业禁止的地域协商,原则应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竞业限制的就业范围限于与原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劳动合同法》对此已明确界定,即“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业务”。[page]

  必须注意,《劳动合同法》只是规定了限制有竞争关系的“单位”,而不是业务、产品或者职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法律条款。

  竞业限制的期限

  竞业限制的期限不能超过两年。也就是说,只可以约定了解商业秘密的人员离职后,在两年内不得自己经营或者到其他单位从事于商业秘密相同或类似的工作。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