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规 > 劳动地方性法规 > 其他地区劳动法规 > 山东省-青岛市企业劳保医疗改革情况(摘要)

山东省-青岛市企业劳保医疗改革情况(摘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12 16:41:15 人浏览

导读:

青岛市共有市属企业2138个,职工66万元,退休退职职工15.6万人。我市的医疗改革,18年在34个企业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此基础上,19年又在全市展开,至今已有1503个企业改革了劳动保险医疗待遇,普遍收到了既保障了医疗又节约了开支的良好效果。一、改革的主要依

青岛市共有市属企业2138个,职工66万元,退休退职职工15.6万人。我市的医疗改革,18年在34个企业试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此基础上,19年又在全市展开,至今已有1503个企业改革了劳动保险医疗待遇,普遍收到了既保障了医疗又节约了开支的良好效果。

一、改革的主要依据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多年以来,对于保证职工身体健康,保障丧失劳动能力职工的基本生活,促进生产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旧的劳保医疗制度暴露出许多弊端。一人劳保,全家甚至连其亲属一起医疗;有的小病大养,无病呻吟;有的没病在家拿着病假工资做买卖。一些人看病大手大脚,认为反正“公家的钱不花白不花”。这些行为给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思想意识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一是医疗费用支出失控,逐年剧增。全市市属企业医疗费支出16年为5775.63万元,17年为7241.8万元,18年为10886.1万元。据对34个企业的重点调查,从15年以来,企业医疗费的开支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青岛橡胶二厂18年与17年相比,医疗费开支增长59.68%,占工资总额的9.6%。增长最少的航务二公司,年增长幅度也在15%以上。

二是企业负担沉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医疗费的过猛增长,造成医疗费的大量超支。许多企业不仅要全部占用福利基金,还要占用生产发展基金和流动资金,致使企业无法发展。青岛市蔬菜公司报所属企业的医疗费开支占了全部福利基金后,仍超支193.4万元,只好挤占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和生产发展资金。据调查,我市商业的330个单位,医疗费挤占自有资金的18年为855万元,19年为544万元。

三是腐蚀了职工队伍,滋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某县一职工通过劳保医疗,花公家的钱购回1千多片安眠药,用以喂猪,促猪长膘。青岛汽车运输一公司一退休职工的几个儿女拿着父亲住院的费用来公司报销。当公司派人前去看望送钱时,发现老人好端端地呆在家中,住院的是不享受免费医疗的老伴。类似这种“夫冠妇戴”的现象并不少见。

四是社会化程度低,难以保障。各单位按统一比例提取医疗费,自行管理使用,一些经济效益差、包不起的企业只好放弃了医疗保险,有的干脆实行几元钱包干,致使部分职工患病得不到及时医疗。

二、改革的内容和基本做法

(一)为了革除旧的劳保医疗制度的弊端,建立适合国情的医疗费用的约束机制,在“保证医疗,克服浪费”的前提下,我们从18年下半年起对企业劳保医疗制度进行了改革,其主要内容是:

1、医疗费与职工个人利益挂钩。上要封顶,下要保底,不搞一刀切。职工门诊看病医药费和住院费一般掌握个人负担10%,企业如有特殊情况可酌情上下浮动5%,由企业自行研究确定。

2、职工住院原则上要负担一定数额的住院床位费,但负担数额最高不超过住院床位费的5%。门诊药费和住院费、住院床位费,原则上全年个人负担以30元为限,但一年内个人负担超过本人年标准工资5%时,超过部分予以报销。

3、离退休、退职职工和独生子女的医疗费也适当与个人挂钩,具体标准由企业研究确定。

4、县、区属企业试行大病医疗统筹。职工因急病紧急抢救、住院治疗各种内脏疾病、严重外伤、确诊的恶性肿瘤和女职工生育难产引起合并症,医疗费超过300元的部分实行社会统筹。统筹基金原使用采取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医疗费301至1000元,拨付80%,余者由单位和个人各负担一半;1001至2000元,拨付90%,余者由单位和个人各负担一半;2001元以上的按100%拨付。医疗费在300元以下的,由单位和个人负担。

5、试行退离休职工医疗费统筹、统支、统管。在市南商业公司试行医疗费社会统筹。根据“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原则,企业按退休职工的实有数交纳医疗费统筹金,统一调剂使用。统筹标准是每年根据上年实际支付情况,加上本期医疗价格的实际增长幅度加以调整。

(二)医疗改革直接牵扯职工的切身利益,工作复杂,处理不好会引起职工的思想波动。在改革中,我们本着“准备充分,积极稳妥”的原则,保证了这一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搞好摸底测算,制定改革方案,为改革创造前提条件。主要摸了三个底:一是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在本单位存在弊病的底;二是各类人员年龄构成和支付费用情况的底;三是职工对这项制度改革思想承受能力的底。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认真的测算,制定出可行的实施方案。

2、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项制度改革不仅触动了干部、工人的切身利用职权益,也触动了人们那种“吃饭靠国家、看病靠公费”的所谓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传统习惯和传统观念。我市企业本着“努力变改革措施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这一指导思想,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向广大职工讲清,现行制度的弊端和改革的必要性。一是广泛开展对话活动。如汽车二公司领导与逐个车队职工进行对话,讲明改革的必要性。二是分别类型,有针对性地多作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三是通过算帐对比,使职工晓以利害。青岛第四织布厂向职工算了这样一笔帐,通常一台织布机养活4~5人,而这个厂一台织布要养活13人,仅今年第一季度医疗费就超支3万多元,不改革医疗保险制度企业只能破产。这个厂进行两次意向调查,教育前,完全支持的职工占80%,不表态的占10%,反对的占10%(其中老退休职工占6%,中年职工4%)。通过思想教育后,95%的职工拥护这一改革。

3、坚持公开民主,争取多方支持,为改革提供保证。为提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透明度,企业将改革方案公开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进行民主协商讨论,集中群众意见,不断修改。同时,广泛征求工会、职工代表、医疗部门的意见,以取得多方面的支持。汽车运输公司由于这方面做得好,在公司第六届六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改革方案在200名代表中以1票赞成,2票弃权的绝对多数获得通过。

4、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各企业在医疗费个人适当负担的同时,普遍改革了管理办法,并制定了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严格的管理制度。青岛市燃料公司所属105个煤店分布在全市6个区的各个角落。他们变分散管理为相对集中管理,规定除急诊外,一次性就诊费超过50元需经单位和部门领导批准;指定医院就诊;严格外地就诊的审批制度;疗养病号需经工会和单位行政领导批准;财务按人立卡逐项核实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既有利于全面掌握职工的病情,又防止了乱就诊乱开药。

三、改革的初步成效

二年来,我市试行劳保医疗改革的企业已达1503户,占市属企业的70.3%,职工46.9万人,占市属企业职工人数的71.1%,由于措施稳妥,方法对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综合我市企业劳保医疗改革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在加强管理保证医疗的前提下,纠正了不正当的医疗行为,有效地防止了药品浪费,明显减少了企业内外看病人次,降低了医疗费的支出。据对全市321个单位统计,改革后一年减少医疗费支出588万元,月人均支出减少2.28元,降低20.%。如青岛机绣花边厂改革后厂医务室的月看病人次减少了43.5%,职工人均医疗费由18年的47.86元,降为27.56元,降低了42.42%。青岛第一汽车运输公司改革前的18年月人均医疗费19.66元,改革后19年月人均医疗费7.85元,与改革前同期相比,在职职工人均降低了60.07%,仅一年的时间,在职职工医疗费就节约了43.4万元。

2、促进了疾病的预防工作,减少了疾病的发生。这项改革减少了就诊量,使企业医务人员积极创造条件,变过去的消极治病为积极防病。青岛帆布厂由于病号大大减少,专门抽出医务人员做职工的预防工作,他们每天有一名大夫给托儿所的小孩查体,经常进行卫生监督检查,特别是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按季节及时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定期对全厂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青岛橡胶二厂改革后,医院管理加强了,大夫按病情实事求是开处方拿药,医疗质量也提高了,门诊量和处方数分别下降了62.25%和67.9%。

3、转变了职工的思想观念,提高了职工节约用药的自觉性。医疗费支出与个人挂钩改变了过去“不花白不花”的旧传统观念,开始树立起实事求是地看病,精打细算节约的新观念。青岛燃料公司过去一人看病,许多人没有病也让其代拿药品,造成大量浪费,现在职工再也没有让人带药的了,有点小病还互相找药吃,公司经理说,过去职工谁也不打听药价,现在什么药什么价都比较清楚,大家的费用意识明显提高。青岛汽车运输二公司的职工过去医生开多少药拿多少,甚至还多要,现在医生开处方时反而提醒医生不要多开,开多了浪费。有一个职工患眼病到医务室就诊,医生开了一瓶眼药水,但这位职工不要一瓶,要让医生给滴上几滴看,不好再来。

4、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初步配套完善。许多企业改革后,注重管理,采取了许多科学严格的措施,使这项工作初步走上了规范化。一些企业实行了厂内就诊挂号费自付的办法,有的还建立了严格的出诊和处方审查制度。青岛机绣花边厂建立了职工医疗费记帐卡和个人就诊金额医疗证。设专人负责记帐考核和统计,职工人手一册,自己看病的结余一目了然,下年度还可继续使用,效果明显。

5、对劳保医疗的深化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有些企业和单位不仅按市里的部署内容进行改革,而且还对深化改革的一些难点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市南区商业公司对职工医疗费在本系统实行医疗费用统筹,使29个核算单位的医疗费用均衡负担,调剂使用,既保证了职工的医疗又减少了浪费。该公司所属核算单位四方路理发店,过去医疗费只报销60%,医疗费统筹后可报销90%。西藏路烟糖店今年4个职工得了癌症,医疗费用达1万多元,统筹后受益了9500多元,4名职工的疾病得到了医治,还保证了该店的正常经营。

四、几点体会

劳保医疗改革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改革,从我市两年多的实践看,群众思想已经接茬,改革比较平稳,成效也很明显。主要体会是:

1、领导重视,是搞好劳保医疗制度改革的关键。这项改革涉及所有职工,事关大局。我们除了有劳动部和省劳动局的直接指导外,最根本的还是有地方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从17年下半年起,市委、市政府就组织力量对这项改革进行调查论证,专门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研究这项改革。市委、市政府领导反复酝酿,最后下定决心在全市推行,并列入全市劳动、人事、工资、保险制度综合改革方案,上报国务院批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改革还制定了明确的方针:适当挂钩,保证医疗,节约开支,有利生产。由于市里领导决心大,准备充分,实行起来比较顺利。市、县(区)劳动局长都将这项改革作为大事,亲自过问,组织实施。即黑市委、市政府不仅专门下文件指导这项改革,还从编制上保证医疗费统筹管理机构的需要,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使该市的改革很快取得了成功。

2、先行试点,稳步推进,是搞好这项改革的正确步骤。这项改革触动几十年的“大锅饭”制度,整个社会都有个接受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我们在市、区(县)、主管范围内都坚持层层先试点,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再行推开。尽管18年初这项改革已列入全市组合改革的方案,我们并没有急于全面推开,而是先在34个企业试点。34个企业试点成功后,我们也未进行全市一刀切,而是立足自愿,积极引导,逐步滚雪球。这样,企业自愿,条件成熟,成功容易巩固。一些企业在实施中也采取“软着陆”的办法,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如青市第一运输公司,先搞在职职工,成功后再搞退休职工,分步到位,大家容易接受。逐步推开不仅适应了社会的承受能力,也符合了这项改革的特殊的内在规律。先行试点的企业改革成功后,不合理的医疗费开支将向未改革企业转移,从而促使其它企业自觉推进这一改革。

3、始终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这项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劳保医疗制度的改革不仅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也触动了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改革方案刚出台时,有一部分同志对能否体现社会义义制度的优越性持怀疑态度。我们便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发扬我党政治工作的优势,向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青岛帆布厂开始改革时,群众疑虑较多。有的认为,医疗保险制度这是企业唯一的凝聚力,如果改掉了,企业就将失去凝聚力。一些老职工更是忧心忡忡。针对各种各样的思想疑虑,这个厂一方面认真听取职工的正确合理的意见,及时修改方案,一方面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讲明改革与职工的长远利益的关系,讲明改革的目的,是防止药品浪费,节约开支,从而更新了职工的观念。职工普遍认为,看病多了,自己拿点钱是应该的。所以能自觉投身于这项改革。

4、社会支持,是搞好这项改革的基础。这项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决不是劳动保险部门一家所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支持,我们除了取得体改委的支持外,还积极争取工会、妇联、医疗等社会部门的支持。改革的方案和有关政策的问题,都反复征求他们的意见,一同研究修改。由于我们工作主动,社会各部门积极配合帮助我们做工作,反映情况,形成正向的合力,推动了改革的顺利发展。

实践证明,现实的医疗保险办法非改不行。只要认真,就会取得明显的成效,只要工作做得细致,便会得到广大职工拥护。

五、遇到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对企业劳保医疗的改革,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又稳妥的办法,但仍然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改革不配套。劳保医疗改革牵扯职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又强,只靠某一方面单项改革不行,必须综合治理。目前,我市只是劳动部门一家在搞医疗费负担与个人挂钩这一改革,一是容易造成推行困难,二是容易夭折。譬如有些企业尽管改革了医疗费报销办法,但在医院开“大方”、药品价格上涨面前,负担仍然很重,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其次是管理体制不够合理,该集中的权力没有集中,该分权的没有分权,缺乏理顺关系、长远规划、分级调控和综合管理。我市二年来劳保医疗改革还是初步的,巩固、深化和完善的任务还很艰巨。今年我们要围绕党中央的总体目标,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完善企业职工医疗费报销办法;在调查测算的基础上,使中、小型企业和商业全面实行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统筹;在加强职业病、伤职工管理的同时,成立青岛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处理疑难病、伤职工的医务劳动鉴定和有争议的问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