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就业 > 就业分析 > 如何让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带动就业?

如何让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带动就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9 22:42:04 人浏览

导读:

我们从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即“奥肯定律"说起。按照奥肯定律,如果实际增长率每偏离趋势增长率1个百分点,则失业率就会向相反方向变动0.5个百分点。这一关系是根据美国经济情况估计出来的。我们不妨把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动的相对比例称为“奥肯系数",因此美国的

我们从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即“奥肯定律"说起。按照奥肯定律,如果

实际增长率每偏离趋势增长率1个百分点,则失业率就会向相反方向变动0.5个

百分点。这一关系是根据美国经济情况估计出来的。我们不妨把增长率与失业

率变动的相对比例称为“奥肯系数",因此美国的奥肯系数为0.5。我国的奥肯

系数是多少呢?按照我国一些经济学家的估计,我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

仅带动就业增长100万个左右。在1997年,我国的经济活动人口有70170万人。

也就是说,我国的奥肯系数仅为0.14左右。

按理说,与美国相比,我国是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因此,我国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应当比美国大,也就是奥肯系数应该大一些。但实际情

况却是我国的奥肯系数远远小于美国。如果我国的奥肯系数能够达到美国的水

平,即如果我国的奥肯系数也是0.5,那么我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

加量就应该是350万人,是目前的实际就业增加量的3.5倍。因此,我国经济增

长对就业的带动显然不够,或者说在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方面我国尚有很大

的潜力。

我国的奥肯系数为什么这么低?原因有三个。一是整个社会尤其是政府的倾向

和目标。从解放以来,我国就一直以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为目标,也

就是采取了所谓的“赶超战略"。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政府重点发展重工

业。而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小。因此,一旦这

种目标形成,我国的奥肯系数就不会高。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还能观察到

赶超战略的存在。长期遵循这种战略的结果,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潜

在的观念,那就是一提发展经济,就想到了大规模增加投资。同时我国政府常

常直接干预企业活动。其结果,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就很小。

第二个原因是企业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不合理。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

入组合是在一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下形成的。如果资本相对比较便宜即利率较

低,那么一方面,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的优势相对来说就比较大,而劳动密集型

产业的优势相对要小一些,因此经济中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就较大,而劳动

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较小;另一方面,对于给定产品的生产,企业也会选择多资

本少采用劳动的生产技术。因此,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较小。

第三个原因是企业行为有问题。这主要是国有企业。如果企业的目标不是利润

最大化,那么它也就不会按照要素秉赋特征去选择自己应当从事的产业,也就

不会按照成本最小化原则确定自己的要素投入组合。同样,如果企业面临的是

软约束,它就更不会按照成本最小化原则行事了。一般而言,这样的企业都患

有“投资饥渴症",在生产中倾向与多用资本少用劳动,从而降低了奥肯系

数。

因此,要使得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带动就业,我们应当作三个方面的工作。一

是调整政府目标和政府行为,彻底放弃“赶超战略",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二

是为企业提供一个符合我国的要素秉赋特征的宏观政策环境。我国的资本稀缺

而劳动力相对丰裕,因此如果要鼓励企业在生产中多采用劳动力,利率就应高

一些。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企业真正转变成追求利润的经济单位,

同时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奥肯系

数,大幅度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从而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失业

问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