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就业 > 就业分析 > 翻天覆地二十年就业:从“统包统配”到市场化

翻天覆地二十年就业:从“统包统配”到市场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9 22:03:01 人浏览

导读:

翻天覆地二十年就业:从"统包统配"到市场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就业规模创造了重要条件,使近20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及能进不能出的固定工制度

翻天覆地二十年就业:从"统包统配"到市场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快速发 展,为扩大就业规模创造了重要条件,使近20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及 能进不能出的固定工制度。这对于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量 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这种体制所带来的人才浪费、人浮于事,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等弊端日益明显。 由于就业体制的僵化和"文革"的影响,我国城镇积累了大量失业人员,1979年失业率达到5.4%.就业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分析报告认为,从改造旧体制到建立新体制,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提出"三结合"就业方针、计划经济下"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出现松动;建立劳动合同制、结束固定工制度;建设劳动力市场、创造就业管理新体 制。

10年提出了"三结合"新就业方针,即在全国统筹规划 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在新方针指导下,1979年至11年全国新增城镇 就业人员2600多万人。到12年,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了10年以前积累下来的包括返城知识青年在内的城镇失业问题。14年我国城镇失业率下降到1.9%。劳动合同制于10年在上海试点,首先在新招收的工人中试行,13年全国合同制工人达到65万人。1992年,全国开始 进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劳动力多渠道就业,企业能招能辞、职工能进能出的新局面开始出现。至1997年末,全国劳动 合同制职工达7708.3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52.6%。其中企业合同制职工达7218.2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66.3%。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此后《劳动法》和一系列配套法规相继颁布,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企业用工 自主权进一步落实;全员劳动合同制全面推行……

1997年末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力量,政府的"安置"作用日益减弱,代之以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务。各级职业介绍机构发展到3.4万家,每年介绍就业近1000万人次。劳动力跨行业、跨城乡、跨地区的流动越来越普遍。在城镇就业和求职的农村人超过5000 万,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城里人也超过1000万。劳动力市场机制促进了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劳动力与劳动资料的有效结合。 至此,我国新的以市场化为基本特征的就业管理体制建设 取得重大进展。 20年增加就业2.1亿人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2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城镇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9514万人,发展到1997年的20207万人;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从1978 年的2827万人,增加到1996年的13508万人。到1997年末,全国从业人员达69600万人,比1978年增加21485万人,平均每年 增加1130万人,年均增长2%。

20年来,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轻工业、商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至1997年增长了2.8倍,1994年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与1978年从业人员相比,1997年第一 产业从业人员下降了20.6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6.4和14.2个百分点。

"重全民,轻集体,鄙视个体"的择业观逐渐淡薄,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比例迅速上升。1978年,我国个体经济仅有15 万从业人员。而到1997年末,全国股份制经济、外商及港澳台 投资经济和私营个体单位从业人员分别发展到468万人、581万人和6791万人。

国家统计局的分析报告指出,在我国劳动就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体制转换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诸如职工下岗、社 会保障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深层次问题。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 革,是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当务之急。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必须坚持 的基本政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