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动态 > 22个省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13

22个省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13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6 20:07:46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今年以来,北京、浙江、河南、贵州、陕西、山东、江西、广西、甘肃、宁夏、天津、山西、上海、广东、云南、新疆、四川、江苏、吉林、辽宁、安徽等21个省(区、市)和深圳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8.4%。目前,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市

  核心内容:今年以来,北京、浙江、河南、贵州、陕西、山东、江西、广西、甘肃、宁夏、天津、山西、上海、广东、云南、新疆、四川、江苏、吉林、辽宁、安徽等21个省(区、市)和深圳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8.4%。

  目前,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市,标准为16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和新疆,均为15.2元。

  今年以来,北京、浙江、河南、贵州、陕西、山东、江西、广西、甘肃、宁夏、天津、山西、上海、广东、云南、新疆、四川、江苏、吉林、辽宁、安徽等21个省(区、市)和深圳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8.4%。目前,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市,标准为16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和新疆,均为15.2元。

  从4月1日起,上海市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将从1450元调整为1620元,增加170元,高于去年的16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2.5元调整为14元。这是自1993年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以来,上海市第19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上海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也不包括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中班、夜班、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等。

  综合考虑物价上涨、基本生活成本、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城市化建设等因素,从4月1日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570元调整为640元,提高12.28%;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430元调整为500元,提高16.28%。经过此次调整,城乡低保标准的比例进一步缩小。

  同时,调整城镇低保家庭中有劳动收入人员的就业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595元调整为660元,进一步鼓励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通过劳动实现自我解困;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日常生活费标准从每人每年7560元调整为7980元,其他定期定量救济对象的补助标准也一并调整提高。

  除了上海市出台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方案外,今年北京、天津和四川等省市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6.7元、每月不低于1160元,提高到每小时不低于7.2元、每月不低于1260元;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160元提高到1310元。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增加民众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缓解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影响,但另一方面,这也将导致企业支付的劳务报酬增加,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

  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成本增加问题:一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政府降低税收。改革税制非常必要,中国税制主要以流转税为主,而流转税的最后承受者还是落到劳动者身上,即主要体现在商品价格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