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保障 > 工会保障 > 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11 06:44:29 人浏览

导读: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在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促进企业安全文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工会劳动保护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亟须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目前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在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促进企业安全文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工会劳动保护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亟须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目前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企业工会组织根据企业实际,认真履行维护职工权益的基本职责,建立完善的竞赛考核机制,在各基层工会的班组建立了劳动保护督察网络和竞赛考核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开展,为工会深化劳动保护工作,促使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基层工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的参与机制不健全、劳动保护网络不够完善、劳动保护工作的标准不高;二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时期,劳动关系、职工思想状况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三是装置生产扩能改造后,大量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安全生产的风险加大,职工的操作技能素质跟不上。

努力推动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创新

1.要树立“大维护”意识

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首要任务就是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要将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纳入工会维权工作的总体任务,列入工会领导干部的目标责任考核。

2.要强化三个“加强”,抓好三个“完善”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完善规章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和工会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切实发挥企业职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对企业的安全决策、安全投入、劳动安全卫生健康条件等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工会在参与或组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敢于指出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积极反映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呼声和要求;要广泛发动职工,结合“安康杯”竞赛活动,开展“查找不安全因素”、风险评估和危害识别竞赛等活动,积极协助企业顺利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坚持原则、明确职责、大胆监督,解决劳动保护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建立劳动保护责任制,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网络作用,强化责任考核,明确工会领导及劳动保护干部的职责,增强工作责任心,正确行使好监督权,对不负责任的失职行为坚决追究。

三是加强基层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尤其是在改制分流,推行扁平化管理,合并机构,精简人员深化企业改革的情况下,完善组织机构不容忽视。只有组织机构完善,职责明确,劳动保护体系齐全,并层层落实,才能为搞好劳动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必须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组织网络,充实专兼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

积极营造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需要良好的氛围,只有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才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1.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也是企业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综合反映。要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把职工的思想从“要我安全”引向“我要安全”。工会要利用自身宣传阵地,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一方面,要用演讲、文艺汇演、征文等传统手段和多媒体视频、网页等现代手段,弘扬安全主题,对职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先进典型,把在安全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纳入企业评先、评优范围。挖掘亮点,激励职工,通过先进典型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进一步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

2.加强职工“安康小家”建设

班组是企业生产的最小组织单位,也是安全工作的前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具有群众性的特点,而“安康杯”竞赛活动,为企业工会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因此,要积极在班组中开展“安康小家”活动,进一步深化劳动保护工作,把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班组、岗位和每一名职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