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非机动车撞人逃逸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非机动车撞人逃逸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8 10:07:41 人浏览

导读:

在现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除了有那些机动车以外,还是有着很多的非机动车辆的,对于这些车辆其相关的交通法律规定是跟一般机动车不同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非机动车撞人逃逸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在现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除了有那些机动车以外,还是有着很多的非机动车辆的,对于这些车辆其相关的交通法律规定是跟一般机动车不同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非机动车撞人逃逸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非机动车撞人逃逸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二、交通事故肇事罪

  1、罪行概念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方面: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均可构成该罪的主体。

  (二) 在主观要件上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罪名,在主观上只能是过失,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那么就不是该种犯罪,而是相应地构成其他故意犯罪了,在处罚方面也比该罪要严重得多。

  (三) 在客体要件上,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

  (四)客观要件。

  3、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究。应当注意,对于交通肇事案件是否决定立案,一是要分清事故责任,二是要看是否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具体标准。如果行为人只有违章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以犯罪论处,不予立案。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非机动车撞人逃逸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怎样的的全部内容。交通事故发生了不可怕,但是如果进行逃逸了,那就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了。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