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计算方法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计算方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10 18:39:45 人浏览

导读: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计算方法: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死亡赔偿金,也称死亡补偿费,是指受害人因各种非正常事故或死亡的,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死者家属的一定数量的赔偿。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计算方法的相关知识。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计算方法: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死亡赔偿金,也称死亡补偿费,是指受害人因各种非正常事故或死亡的,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死者家属的一定数量的赔偿。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计算方法的相关知识。

  一、交通事故死亡赔偿计算方法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根据客观计算方法,以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具体为:就是一次性赔偿20年,死亡赔偿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死亡赔偿金赔偿的对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龄太小,赔偿20年就完了,年龄大一点的就是年龄每增加一岁就减少一年。死亡赔偿金采纳了系“继承丧失说”,并非精神抚慰金,其计算公式为:

  1、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二、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没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2、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难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标准;

  3、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抚养人是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是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没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4、家属交通费,原则不超过三人处理交通事故的合理交通费;超过的按三人计算。

  5、家属住宿费,原则不超过三人处理交通事故的合理住宿费;超过的按三人计算。

  6、家属误工费,原则不超过三人处理交通事故的合理误工损失;超过的按三人计算。

  7、精神损害抚慰金。受诉法院所载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也有所不同。

  8、抢救费。按实际发生的计算。

  三、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流程

  (一)出险报案。

  1、速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

  2、同时速向保险公司报案(48小时内)。

  (二)损失确认。

  1、向保险公司咨询有关第三者或车上人员死亡的赔偿标准。

  2、到事故处理部门进行责任认定和事故调解。

  (三)申请索赔。

  尽快收集必要的索赔单证,10天内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一般需提交以下单证:

  1、保险单复印件;

  2、出险通知书;

  3、损失清单;

  4、身份证复印件;

  5、行驶证复印件;

  6、驾驶证复印件;

  7、事故责任认定书;

  8、事故调解书;

  9、死亡证明书

  10、一次性赔偿凭证

  11、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票据;

  12、被抚养人的户籍证明;

  (四)诉讼:

  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3)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4)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对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的10日内可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5)案件受理后,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需要做的材料准备,

  (五)领取赔款。

  根据保险法保险公司一般在10天内通知您领取赔款,携带身份证,领取赔款。

  上文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计算方法的相关内容,具体赔偿金额的多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受害人的身份、责任大小、受害人家庭经济来源等等,需要综合考虑来确定,各个地方的赔偿标准也会因为当地经济的原因有所差异。如果您还不懂,可以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