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订立 > 口头合同 > 口头合同违约如何处理

口头合同违约如何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06 23:09:50 人浏览

导读:

生活中用到最多的合同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书面形式,一种是口头形式。书面相对来说比较正式,法定效力比较明确。口头合同则是...

  

  在日常生活中,用到最多的合同形式应该是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了。而口头合同是非正式的,所以一旦出现了违约,而又没有证据,责任很难确定。那么,当发生口头合同违约时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口头违约处理步骤

  1、协商

  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2、调解

  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即调解的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仲裁

  仲裁也称公断。合同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4、诉讼

  人民法院根据合同当事人的请求,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合同争议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总和。

  二、合同纠纷处理风险

  1、未建立合同纠纷处理的有效机制,纠纷处理不当,导致利益受损;

  2、未收集充分的对方违约行为的证据,导致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处于举证不力的地位;

  3、为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可能导致应享有的利益受损。

  三、口头合同的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可以认为口头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双方都认可的口头协议,在法律上认定为有效,但如果一方违约,主张一方的举证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口头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国家法律规定的应当采取书面合同的,当事双方却仅进行口头约定,主张方能举证证明自己已经履行了协议,可以视为有效。

  法律规定,订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头合同。口头合同比起书面合同简便易行,只要法律没有规定一定要订立书面合同,而口头合同只要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也同样是有效的。国家法律规定的必须要采用书面协议的方式,比如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房屋销售合同等,如果这类合同采取口头约定的形式,那么可视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综上可述,发生口头合同违约时,首先应该协商,然后调解,仲裁,最后诉讼。若您有其他疑问,可以登录法律快车官网免费咨询律师,我们将为您解答困难。

  责任编辑:周六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