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动态 > PE转当“说客” 谋求并购退出

PE转当“说客” 谋求并购退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17 01:50:02 人浏览

导读:

核心提示:拟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一条道走到黑的状况似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私募股权投资(PE)股东甚至一改曾经执意力推所投企业上市的态度,转而当说客,牵线搭桥甚至携手并购方一起劝说企业老板接受并购。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深交所总经

  核心提示:拟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一条道走到黑的状况似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私募股权投资(PE)股东甚至一改曾经执意力推所投企业上市的态度,转而当“说客”,牵线搭桥甚至携手并购方一起劝说企业老板接受并购。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日前在“2012亚太金融高峰论坛”上的提法暗合——“不要把IPO上市作为进入资本市场的唯一选择,这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切勿一条路走到黑”。

  法律快车知识一点通

  什么是PE? Private Equity ,简称PE,私募股权投资(详细介绍

  上市周期拉长助推并购

  “毕竟真正能够上市的企业还是少数,一些小企业尽管有一定规模和利润,但存在业绩波动大、成长性不足等问题,因此独立上市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南丰资本合伙人黄庆伟认为,上市周期拉长、不确定性增加都是助推兼并收购行为越来越多的原因。

  上述问题已在实际操作层面有所反映。西部某券商投行部有关人士称,“最近挺忙,主要接触并购业务,一些拟上市公司找到我们,希望通过并购装进上市公司。”

  民生证券某投行人士也证实,“现在这种情况比较多,已经有一定的普遍性。”他表示,随着拟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累积,一些企业要想上市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越来越大,时间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一些对资本运作有一定了解的企业老板思维出现了变化,只要估值合理也愿意被收购退出兑现收益。至于上市公司方面并购的诉求一直很强烈,特别是与公司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具有一定互补性的企业,并购有助公司达到以低成本、短时间扩张的目的,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PE转当说客谋求更快退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中PE股东的态度转变颇有意思。在国内,不少中小企业老板受上市财富效应等的刺激,甚至企业刚刚实现盈利就喊出“三到五年上市”的口号,冲着这个目标,一些企业为包装业绩费尽心思,对一般的收购兼并不为所动。入股的PE机构更是以获取所投项目独立IPO上市退出为成功标志,这往往也成为拟上市企业被收购兼并过程中的阻碍。[page]

  不过,“部分拟上市企业中的PE股东,由于存在基金存续期以及资金压力等原因,出现向其他机构兜售拟上市公司股权的现象,只要适当溢价,比如1~2倍左右收益则可。”上述西部某券商直投人士表示,自己所在直投由于没有基金存续压力,资金也比较充裕,近来就收到了不少拟上市公司PE股东伸出的“橄榄枝”,其中也不乏不错的项目。

  另外,在一些拟上市公司中甚至有PE股东改为充当“说客”,做工作劝说企业老板接受兼并收购,不要一味朝IPO目标闯。黄庆伟表示,如果兼并价格合适,会大大缩短PE投资周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PE来说是很好的退出方式。

  并购市场投资机会巨大

  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PE倾向于IPO外的并购退出渠道,而这也会带动部分拟上市企业主转变思路,在追求企业IPO上市之外更多接受收购兼并等方式。与此同时,这为PE、券商、产业资本等各路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事实上,受资本市场低迷,IPO退出渠道狭窄和退出回报下滑的影响,国内不少知名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经对这块业务跃跃欲试。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