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工程纠纷论文 > 水土结合法路基预压施工方法探讨

水土结合法路基预压施工方法探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03 07:05:12 人浏览

导读:

摘要:根据施工实例,介绍了在湖南省岳常高速TJ-20标路基预压施工中水土结合法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为类似的路基预压施工提供了借鉴。为路基预压设计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对比依据。关键词:方格水槽;水载预压;卸载一、项目实例简介岳常高速土建第20合同段

  摘要:根据施工实例,介绍了在湖南省岳常高速TJ-20标路基预压施工中水土结合法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为类似的路基预压施工提供了借鉴。为路基预压设计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对比依据。

  关键词:方格水槽;水载预压;卸载

  一、 项目实例简介

  岳常高速土建第20合同段路线位于湖南省安乡县,合同段内路基为纯填路堤,均位于软土路基特殊处理段落内,软土分布的特点:范围大,厚度深,主要为湖相沉积的软塑状态淤泥质粘土,此外为零星分布的水塘、冲沟中呈流塑——软塑状态的淤泥,设计中软土路基处置的原则为:一般路段,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的处理方式,结构物下以及不同软基处理方式衔接设置的过渡段采用复合地基的方法进行处置,同时辅助堆载预压。

  二、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一)预压施工方案

  利用土和方格水槽内加水结合进行加载预压。

  (二)工艺流程

  路床顶交验——申请预压——施工放样——加载——沉降观测——补载(如果预压期内沉降大于15cm)——预压土的验收——卸载

  (三)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放样

  由测量队每20米一个断面,施放出路基中线和坡脚线,并放出不同预压高度的交叉断面,过渡段设在加载高度较小的段落内,相邻两段落进行顺坡处理,纵坡不大于10%.

  2.预压加载

  采用粘土培挡土埝,形成方格水槽,水槽内铺设定制的防水土工布,进行水载预压。

  ①根据预压高度的土方荷载换算水荷载的高度。为确保质量、安全拟水载高度不超过2.0m,预压不足部分采用下部土载预压,上部采用2.0m高度的水载预压。

  ②施工前期准备

  a、堆水用塑料膜的选用。

  土与水的分隔采用高韧塑料膜。

  b、沉降观测点的保护。

  在沉降观测点位置修筑横向堤围,堤围的高度与左右边堤高度相同,且顶宽不小于3米,以利观测沉降。

  c、堤围高度的计算及堆载截面尺寸的确定。

  堤围高度为堆水高度加上不小于30cm的高度。

  截面尺寸:顶宽不小于3m,外坡比1:1.5,内坡比1:1.25.

  ③施工步骤

  主要施工步骤:修筑水池围堤→施工监测平台→铺设塑料膜→安放泻水管→注水加载→排水卸载。

  a、修筑水池围堤

  为了安全、便于人员操作,两边堤围顶宽不小于3m,内坡比按照1:1.25,外坡比按照1:1.5施工,每20米横向全断面亦培顶宽不小于3m,边坡按1:1.25控制的粘土,碾压密实作围堤。

  修筑围堤前,底层堆载全宽度范围内压路机静压一遍。填筑时必需分层填筑至顶(每层30cm),碾压密实,压实度不小于85%.为确保两侧围堤密实坚固,填筑时分层填筑至顶(每层30cm),碾压密实,压实度不小于85%,掺加1%水泥,而后再削坡成形。

  b、施工监测平台

  在施工堆载过程中,保证监测数据不被影响,及时给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结合观测点设置施工监测平台。在沉降观测点位置修筑横向堤围,堤围的高度与左右边堤高度相同,且顶宽不小于1米,以利观测沉降。

  c、铺设塑料膜

  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应先拣除表面的尖棱小石子、尖锐贝壳及其他杂物,并用压路机静压大致平整表面。待埋设完观测仪器后,用人工将塑料膜铺放覆盖整个单元块。然后将膜体周边用淤泥、粘土回填压实。注意事项:铺设塑料膜不能张拉过紧,预留适当松驰度。

  d、安放泻水管

  为了保证加载荷载的稳定,及雨水天气时的排水需要,在每个单元底部均预埋200PVC管作为泻水管,用以控制加载界面及以后排水卸载之用。在泻水孔位置需穿破塑料膜的接头位置,采用双层塑料膜并用水胶布与泻水管包裹缠紧处理,以防渗水。安放泻水管时考虑池与池之间的连通及排放到外围河道,避免多余水排放到附近农田。[page]

  e、注水加载

  配合沉降观测单位提供的加载速度,用抽水机注水,平时水位的维持主要利用抽水机抽排。

  f、排水卸载

  根据施工监测资料,分析地基处理效果,达到设计沉降要求时方可卸载。卸载时需考虑排放时的流量,分次排放。卸载弃水可排至附近沟渠,卸载弃土回填附近坑塘。卸载过程中应大致保证路基全断面荷载均匀,不得出现偏载,严重禁止重载车队集中运行或停放于路基一侧。

  三、结论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在路基预压施工中采用水土结合法,既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工期,同时又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实践中选用何种加载方式应根据项目的实际特点而定。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Y019-98);

  [3]《堆载预压在珠海机场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方宗明 1996、2.

责任编辑:棋雯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