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工程纠纷 > 工程纠纷论文 > 建筑物裂缝的成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建筑物裂缝的成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2-03 00:50:03 人浏览

导读:

作为建筑物的质量通病之一——裂缝,时常会产生,往往会引起使用者的恐慌。对于建筑物中出现裂缝的现象,不要谈缝色变,也不要麻痹大意。要分析判别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营造安全的生活生产氛围。下面就常见的裂缝问题谈谈自己

作为建筑物的质量通病之一——裂缝,时常会产生,往往会引起使用者的恐慌。对于建筑物中出现裂缝的现象,不要谈缝色变,也不要麻痹大意。要分析判别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营造安全的生活生产氛围。下面就常见的裂缝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

  1.1 现象。

  (1)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大部分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此向上发展。横墙刚度较大,很少出现这类裂缝。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

  (2)窗间墙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成对出现。沉降大的裂缝在下,沉降小的裂缝在上。

  (3)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顶层中央竖直裂缝较少。

  1.2 原因分析。

  (1)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2)窗间墙水平裂缝是由于沉降、上部墙体等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部位的水平裂缝。

  (3)房屋底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起着反作用,当上部集中荷载较大时,窗间墙因反力作用变形过大而开裂。

  1.3 预防措施。

  (1)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较全面钎探,待探出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再进行施工。

  (2)合理设置沉降缝。凡房屋层数差异较大、长度过长、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建筑物,都应从基础开始,将基础断开成若干部分,使其自由沉降,以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按规范要求宽度设置。在沉降缝处圈梁不应连在一起,同时防止砖、砂浆等较大硬度的杂物落人缝内,以防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拉裂。

  (3)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一般房屋上部刚度较大,可适当抵消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故应在基础顶面(±0.000)处及各楼面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实际施工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如砖浇水浸润,提高砂浆饱满度,改善砂浆的和易性,施工临时间断处留置斜槎,适当放置拉结筋等。

  (4)窗台部位考虑设钢筋混凝土梁或反砖过梁以防止反梁作用的变形、垂直裂缝的产生。该部位尽量少用半砖,配通长钢筋的效果较好。

  2. 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2.1 现象。

  (1)八字形裂缝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有时横墙上也可能发生。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当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2)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2-3皮砖的灰缝位置。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纵、横墙水平裂缝相交而形成包角裂缝。

  (3)女儿墙水平裂缝。女儿墙与顶层(圈)梁接头处形成水平裂缝。

  2.2 原因分析。

  (1)八字形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纵墙面上,这种裂缝的产生,往往是夏季屋顶圈梁、挑檐砼浇筑后,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砼和砖砌体两种材料线膨胀系数不同,在较大温差下纵墙因不能自由伸缩而在两端产生八字形裂缝。

  (2)檐口下水平裂缝,女儿墙水平裂缝,包角裂缝,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休息平台与楼板接头部位发生的竖直裂缝,产生的原因与上述原因相类似。

  2.3 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做好操作层,其间有一段时间间隔,故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2)按规定留置伸缩缝,以减少温度变化对墙体产生的影响。 [page]

  (3)在顶层圈梁每一开间处设钢筋砼构造立柱,女儿墙顶浇筑钢筋砼压顶。

  3. 大梁处的墙体裂缝

  3.1 现象。

  大梁底部的墙体(窗间墙),产生局部竖直裂缝。

  3.2 原因分析。

  (1)大梁(或屋架)下面墙体局部竖直裂缝,主要由于未设梁垫或梁垫面积不足,砖墙局部承受荷载过大所引起。

  (2)该部位墙体砖和砂浆强度偏低,施工质量可能较差。

  3.3 预防措施。

  (1)有大梁(或屋架)集中荷载作用的窗间墙,应有一定的宽度保证。

  (2)梁下应设置足够面积的现浇砼梁垫,当大梁(或屋架)荷载较大时,墙体尚应考虑横向配筋。

  (3)对宽度较小的窗间墙,施工中应避免留脚手洞。

  4. 现浇楼板板角裂缝

  4.1 现象。

  (1)裂缝出现在建筑物的阳角部位,裂缝与纵、横框架梁成45?。角。

  (2)多为上下贯通的裂缝。

  (3)多出现在除屋面、首层地面(无地下室)以外的各个楼层。

  (4)裂缝多出现在竣工验收后一年左右的空置(或使用频率不高)的房间。

  4.2 原因分析。

  正常使用楼房几乎不会发生上述现象,主要是一些使用频率不高的楼舍会发生。这部分用房门窗长期紧闭,其中相对湿度在70一80%左右,而且板角裂缝都是在竣工验收后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发生。这些建筑物内相对湿度过低,砼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而引起的砼收缩开裂是板角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裸露在空气中的砼处于收缩状态,此种状态自其浇筑完成后可持续2年左右。在正常的湿度环境中,砼收缩所产生的裂缝十分微小,而且这些裂缝随湿度变化处于产生、愈合的反复过程,因而裂缝不会进一步扩展。但当砼所处的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0%时,砼内部的自由水蒸发加快,从而加剧砼的收缩。若这一过程持续时间过长,微裂缝就会进一步扩展,进而形成通缝。

  4.3 预防措施。

  (1)在阳角部位的砼板中设置抗收缩的构造钢筋,宜采用双层、双向小直径钢筋。

  (2)采用收缩量小的砼,水灰比应较小,或用微膨胀砼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