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妇女儿童权益动态 > 单亲贫困母亲安居工程纳入辽宁省政府2011年重点民生项目

单亲贫困母亲安居工程纳入辽宁省政府2011年重点民生项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5 03:57:50 人浏览

导读:

2010年入冬前,抚顺市清原县红透山镇苍石村62岁的贫困母亲白恩华和儿子搬进了三间温暖的“母亲安居”房。娘俩激动得泪流满面,说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还能住上不漏雨的新房子,感谢党给了我们新家。截至2010年年底,辽宁
2010年入冬前,抚顺市清原县红透山镇苍石村62岁的贫困母亲白恩华和儿子搬进了三间温暖的“母亲安居”房。娘俩激动得泪流满面,说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还能住上不漏雨的新房子,感谢党给了我们新家。截至2010年年底,辽宁省“母亲安居”工程已分三期援建了2000余套母亲安居房,全省有2323户单亲贫困母亲在“母亲安居”工程中受益。
最近辽宁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十二五”开局之年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会议把改善特困妇女群体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定明年再建农村单亲贫困母亲安居住房1000套。已经实施三年的“母亲安居工程”纳入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之中。这是辽宁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保障和改善特殊困难妇女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
1981万元政府专款圆单亲贫困母亲安居梦
辽宁省“母亲安居工程”启动于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妇女民生,在了解到还有一些单亲贫困母亲无房住或住危房的情况时,即决定划拨专款优先解决单亲贫困母亲的住房问题。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协调,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省民政部门负责确定受援对象,省财政部门积极调剂资金,当年划拨专款981万元,为无房和住危房的低保单亲贫困母亲援建安居住房。受援贫困母亲当地的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妇联组织,为了让母亲们早日结束居无定所的生活,迅速行动,进家入户了解单亲贫困母亲意愿,指导申报,帮助协调办理建房手续,组织人员帮工,联系砖瓦木材,夜以继日,风雨兼程,保证了母亲安居房当年施工,当年竣工,当年就有1183户贫困母亲喜迁新居。2010年,省政府再拨1000万元专款,委托各级妇联再为1040户低保单亲母亲援建和修建了住房。截至目前,全省已为2323位低保、低保边缘和特殊困难的单亲贫困母亲在“母亲安居工程”中实现了安居。
多方合力助单亲贫困母亲早迁新居
“母亲安居工程”凝聚了党委、政府、妇联组织和社会各界对贫困母亲的爱心与合力,是一个地道的爱心工程。各级妇联组织在基层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张榜公示,保证公平公正落实援建对象。各市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整合资源,配套资金。鞍山市政府、抚顺市、县(区)两级政府等对母亲安居房援建资金按1∶1进行配套。有关部门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并对建房资金专款专用,及时拨付。社会各界也伸出援助之手,积极给予资金物资帮扶。基层党委、政府帮助协调房基地和砖瓦木料等建材,组织村民义务帮工。受援的母亲们也振奋精神,投入建房。单亲母亲黄桂芝身患子宫肌瘤,妇联给她联系好了手术,她说啥也不去,非要把房子盖好。基层妇联按照项目化方式运作和管理,层层建立责任体系,对建房施工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监督质量标准,保证如期保质交工。确保了贫困单亲母亲当年就能如期入住新房。
“感谢政府给了我们温暖的家”
“母亲安居工程”解了贫困母亲的难,暖了贫困母亲的心,坚定了她们对党的信念和对生活的信心。
她们有的给省长写信表达感激之情,有的送儿子当兵报效祖国。好几位入住新居的母亲摸着新房外墙上那块刻着“母亲安居工程”的牌匾热泪盈眶,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自己家的新房。阜蒙县单亲母亲宋翠玲和儿子相依为命,虽然儿子有修车的技术,但没有房住找不到女朋友,“安居工程”让他们住上了新房。当年11月,儿子就找到了如意的女朋友,还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店。彰武县太平山村单亲母亲曹凤珍为供一双儿女上学而卖掉房子、四处打工漂泊,住上安居房后,她在北京上大学的儿子来信表示:要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还要积极参加救助贫困地区的志愿服务。住上新房的北镇市汪家坟村的单亲母亲李慧银在感谢信中说:“我斗胆问一句,像我这样的低保人员可不可以入党?”当地老百姓说:现在的政府真是给群众办实事。“母亲安居工程”已经成为辽宁省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爱心工程、民心工程,品牌工程。(中国妇女报)[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