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反倾销 > 反倾销动态 > 对纺织行业的投资帮助中国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对纺织行业的投资帮助中国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02 02:48:37 人浏览

导读:

生意社7月25日讯去年中国占世界现代纺纱设备订单的72%,占世界最先进梭织机器订单的84%,占世界高效新针织机订单的四分之三。事实上,2010年,中国企业在新纺织设备方面的开销大于其他任何一年。此外,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自2000年以来,65%和75%的纺纱及

  生意社7月25日讯 去年中国占世界现代纺纱设备订单的72%,占世界最先进梭织机器订单的84%,占世界高效新针织机订单的四分之三。

  事实上,2010年,中国企业在新纺织设备方面的开销大于其他任何一年。

  此外,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自2000年以来,65%和75%的纺纱及织布设备的新采购都源源不断地交付给中国大陆。

  在高容量的纺纱和织布产能下,劳动力成本相对较小。相反,企业要获得他们的竞争优势,首先要拥有现代化、高效率的设备,这样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尤其是当大多数竞争对手仍然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的时候(有时甚至是19世纪80年代的设备)。

  中国政府支持

  但为什么这些倔犟的中国商人要把这么多钱花在被认为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业呢?原因大概在西方政府和中国政府。

  纺织厂保持竞争力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持续生产。一家服装厂一天可能仅仅开工10小时,工厂关闭时,不支付工人工资。一家纺纱厂,或者织布厂要为其昂贵的设备支付每天24小时的利息和折旧费,不论工厂是否开工。因此,保持设备的最大开工率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情况发生在中国的可能性几乎高于世界其他地方。

  中国工厂也受益于几乎连续供电的现象。而其他亚洲国家几乎享受不到这种用电奢侈。

  交易规则(欧盟,日本,美国)

  中国工厂不仅仅因为有可靠的电力供应才赢得投资者的信心,同时,西方政府也为他们提供了帮助。

  欧洲,美国和日本最近都改变了部分交易规则,积极鼓励使用中国纺纱和织布工厂的产品。

  自今年年初以来,欧盟准许世界最贫穷国家生产服装时使用任何地方生产的原料,然后免关税进入欧盟,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使用中国产纱线和面料。

  今年早春,日本改变其规则,允许最贫穷国家的针织品使用任何国家的纱线,然后免关税进入日本(这必然意味着可以使用中国产纱线)。

  在2010年,美国同意让海地使用任何地区的面料和纱线生产服装,然后几乎无限制免关税进入美国(这意味着可以使用中国产原料)。

  在春末,美国政府宣布,希望延长非洲国家服装免关税准入,非洲服装可以使用任何人的原料,直到2022年。“其他人”再次意味着中国。

  显然,当取消某些进口关税的时候,西方国家政府并没有打算补贴中国纺纱厂和织布厂。可以理解,他们希望帮助较贫穷的国家。

  但是,几乎没有人愿意投资孟加拉国或者柬埔寨国家纺纱和织布工厂,即使他们有很大的兴趣在那些国家开发新的服装工厂。

  中国占世界纺纱和织布能力的65%和80%,2010年中国纺织技术投资高过过去10年中的任何一年。因此,虽然买家可能将服装生产转到更廉价的地区,但是现实情况是,他们依然要从中国工厂采购面料和纱线。

  如果有一件事情是世界服装和纺织工业意见一致的话,那就是,中国正在失去竞争力。

  这不仅仅是中国以外业内人士的看法,一位香港商人也预期,整个中国的服装或纺织企业即将崩溃。

  但是,如果中国是在一个这么烂的地方做业务,那么,为什么2010年超过四分之三的世界纺织投资是在中国?

  这些数字是非凡的,投资类别之间存在差距。但是去年中国占世界现代纺纱设备订单的72%,占世界最先进织布机订单的84%,占世界高效新针织机器订单的四分之三。

  事实上,2010年,中国企业在新的纺织设备方面的开销大于其他任何一年。

  此外,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自2000年以来,65%和75%的纺纱及织布设备的新采购都源源不断地交付给中国大陆。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中国的纺纱和织布工业具备特别大的竞争力,在目前的高烧中,似乎完全忘记了中国的竞争力正在下降。

[page]

  在高容量的纺纱和布行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小。相反,相反,企业要获得他们的竞争优势,首先拥有现代化、高效率的设备,这样可以削减制造成本,尤其是当大多数竞争对手仍然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的时候(有时甚至是19世纪80年代的设备)。

  在过去10年,中国的纺纱和织布工厂在采购这些设备方面有些接近垄断。中国几乎拥有最新的纺纱、织布和针织技术,而且占据优势,因此,今后几年,中国工厂将享有优势,其他国家的工厂在设备升级方面还没有迹象显示,他们与中国的水平很接近。

  政府支持

  但为什么这些倔犟的中国商人要把这么钱花在被认为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业方面呢?原因大概在西方和中国政府。

  纺织厂保持竞争力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持续生产。一家服装厂一天可能仅仅开工10小时,工厂关闭时,不支付工人工资。一家纺纱厂,或者织布厂每天24小时要为其昂贵的设备支付利息和折旧费,不论工厂是否开工。因此,保持设备的最大开工率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情况发生在中国的可能性几乎高于世界其他地方。

  中国工厂也受益于几乎连续供电的现象。而其他亚洲国家几乎享受不到这种奢侈。

  现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工厂不相信政府的电力供应保证。电灯随时熄灭,不论工厂主得到什么样的保证,生产不得停下来。在印尼,电力需求增长几乎是电力供应的三倍。

  综合各种原因,在发展中世界中,中国政府是最可靠的保证电力供应的政府,发电能力将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当然,还有三个让投资者信任的原因。

  中国最古老的纺织能力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邻国来说是彻头彻尾的危险。中国政府希望关闭有污染、能源效率低下的工厂。而且,在中国,政府希望什么,企业就会做什么。

  几乎可以肯定,未来一些年,中国服装零售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大部分在中国买的服装,其面料都是在中国针织或者梭织的。在此基础上,中国新的纺纱和织布设备看起来是最安全的投资之一。

  不仅仅是因为大部分新的本土投资大大提高中国纺纱和织布企业的效率。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发展中,中国内地的经营成本大大低于沿海省份,虽然生产力有些低下(2010年上半年华东地区纺织工人人均产量较中部和西部省份高出44%)。

  国内投资重点

  当然,这种信心可能错位。但还有另外一个实事,非常奇怪,中国纺织投资出现高潮。

  在过去五年中,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情就像中国游客在西方折扣商场购买手袋。

  非洲的房地产,巴西的种植园,斯里兰卡的港口群,几乎没有中国人不准备匆匆下手的海外投资机会。

  但是,在纺纱和织布方面,与台湾和韩国企业不同,他们第一次开始相信本土工厂有可能失去竞争力的时候,中国纺织工业似乎将重点放在国内工厂的发展。

  总体上,中国企业是平等机会投资者。他们将资金投向他们认为可能最赚钱的地方。如果他们都认为中国最赚钱,难道他们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