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反倾销 > 反倾销动态 > 出口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破7”

出口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破7”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01 02:27:34 人浏览

导读:

人民币对美元上周四“破7”,本币升值速度加快,对国内出口企业的影响较大,我国的出口型行业中纺织、服装、玩具、家具、家电、皮鞋、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甚至一些行业将面临亏损和破产的风险。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素仍然存在,

  人民币对美元上周四“破7”,本币升值速度加快,对国内出口企业的影响较大,我国的出口型行业中纺织、服装、玩具、家具、家电、皮鞋、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甚至一些行业将面临亏损和破产的风险。

  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素仍然存在,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持续顺差、美元不断走软、美联储利率下调和美元持续贬值导致投机资本流入增加、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强化,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笔者认为,出口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减少人民币不断升值过程中的部分损失。

  首先是减少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货款的汇兑损失。一是出口企业应加快回收货款,缩短货款回收期。可以采取提前收汇或预收货款的方式,尽早收回资金,迅速结汇。二是出口商品可改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避免汇率变动导致的损失,或者采取币值稳定或有升值趋势的货币计价如欧元。

  其次是通过需求转换来增加对出口企业产品的需求,减少汇兑损失。出口企业如果出口减少,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弥补。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的商品在国外的价格会上升,出口商品的数量可能会减少。这样企业可以通过转向内需为自己的产品寻求出路,这可以避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产品价格的影响。

  其三是通过价格谈判,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和进口商的谈判,相应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人民币升值,无疑会加大出口企业的成本。因此国内出口商应通过加强和外商谈判,获取更高的出口商品价格。谈判的结果依赖于出口商品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如果是“卖方市场”,则有利于出口商,可能获得一个较高的谈判价格;如果是“买方市场”,则在谈判中,出口商将处于劣势,损失很难转移出去。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应该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适当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一些出口企业的合同可能要签到年底或明年的,必须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导致的货款损失,可以通过谈判,适当提高将来出口商品的价格。

  其四是企业应通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企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人民币升值会消减出口企业的利润,如何弥补这一块,可以通过挖掘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来消除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产品升级,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企业应该加速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强化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出口商品的国外价格,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以弥补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利润下降。

  总之,笔者认为上述的前三种方法只是出口企业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损失的权宜之计,短期内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可能会升值到一个新的水平,出口企业必须通过挖掘自身潜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出处“中国纺织网”编辑:纺织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