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房屋租赁 > 房屋租赁相关法规 > 谨慎处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谨慎处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21 17:33:34 人浏览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购房出租,以租还贷,因其高效的投资回报越来越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但是,我们经常遇到各式各样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这里是一个常见的案例,希望通过我们的分析,对房屋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有所借鉴,以便谨慎处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情介绍A先生

购房出租,以租还贷,因其高效的投资回报越来越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但是,我们经常遇到各式各样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这里是一个常见的案例,希望通过我们的分析,对房屋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有所借鉴,以便谨慎处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案情介绍
  A先生将其自有的一套公寓出租给一家网络公司——B公司,双方在合同当中约定,租赁时间为2000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月租金人民币11000元,B公司应于每月20日前支付下个月的房租,否则按日支付应付款的千分之三的违约金,直到实际付款日为止。因为签订合同时,A先生对约定的租金数额很满意,便没有约定合同解除事由。
  2000年12月,B公司以房间供暖不好、隔音效果差等理由每月都迟延付款,并且没有支付违约金。现在发展到不经A先生反复催促,B公司就不付租金。对此A先生非常苦恼。
  案件分析
  B公司:迟延付款,承担违约责任
  承租人违反合同约定义务,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此,依据合同约定,A先生向B公司索要违约金的行为合理合法,受法律保护。
  B公司不具备迟延付款的抗辩权。如果A先生违约,B公司可要求他承担违约责任,但不能停止付款(除非有明确约定可以因此停止、迟延付款),否则依据《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条,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B公司不能免除违约责任。
  那么对前几次没有索要的违约金,A先生是否还有权追偿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未经A先生明示放弃的债权,只要在诉讼时效之内,随时可以要求债务人偿还。
  A先生:有权依法解除合同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实,虽然合同当中没有约定解除事由,但A先生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法定方式处理:
  第一种:当B公司出现迟延支付租金的情况时,A先生可向B公司发出有效的催款通知,若B公司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付款义务,A先生有权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采取这种方式的前提是B公司迟延履行合同主要债务,即迟延支付月租金。
  第二种:在约定租期届满前,A先生单方面想解除与B公司租赁合同关系的,A先生应当向B公司发出明确的解除合同的意志表示。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A先生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采取该种处理方案。[page]
  本案当事人在采用上述方案时,应严格区别“合同已履行完毕不能解除”的情况,以保证安全公正的社会秩序。若对方不同意解除合同,只能通过仲裁或诉讼程序,由司法机关判定合同是否解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实时动态
北京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广州地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北京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广州地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向我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
律师解答动态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你好,具体是什么情况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在深圳上班社保一直交着,把公积金注销不会影响社保。符合公积金销户提取的条件如下:1、退休,需带领退休证或劳动部门的相关证明、提取人身份证;2、户口迁出本市,需到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具体是什么情况?退定金的理由是什么
平台特邀律师
平台特邀律师
12分钟前
如果因为开发商迟延交房,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您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权,向开发商发解除合同的通知,要求退房,并赔偿损失。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你好,是什么原因要退钱呢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您可能遭遇了欺诈行为,建议收集证据并报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对方若以推销为名骗取财物,可能构成犯罪,会受到相应刑罚。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更多人受
综合律师团队
综合律师团队
10分钟前
需要根据具体情节判断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当事人对延期办理房产证这一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一般有六个月。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个月内,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就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