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百科 > 诉讼仲裁文章 > 判决执行文章> 劳动教养制度废除时间是什么时候?

劳动教养制度废除时间是什么时候?

来源 :法律快车整合

2020-11-04

导读: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
劳动教养制度废除时间是什么时候?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实施了很长时间,但是期间人们越来越发现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相比于他带来的积极作用要大得多。因此,我国政府决定废止劳动教养制度,但是具体有关于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具体进程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劳动教养制度废除时间的法律知识。

一、劳动教养制度废除时间

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决定规定,劳教废止前依法作出的劳教决定有效;劳教废止后,对正在被依法执行劳动教养的人员,解除劳动教养,剩余期限不再执行。

二、劳动教养废除原因

(一)劳动教养违反《宪法》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违反《宪法》规定的法治原则(第5条)和人权保障原则(第33条)。二是直接违反《宪法》规则。《宪法》第37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第一款)。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第二款)。”而劳动教养制度是剥夺公民人身自由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的处罚,这是一种比逮捕更加严重的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理所当然应遵守宪法第37条的规定。

(二)劳动教养违反《立法法》规定的法律保留原则

《立法法》第8条第五项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劳动教养剥夺公民人身自由一次最长达四年之久,如果考虑在在执行过程中不少地方采取“连续劳教”的方法,则时间更长。依据《立法法》的规定,这样的事项毫无疑问只能用法律规定。但是劳动教养的基本文件仍然是《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57)》,且不说此前它的依据只是“党内文件”。这个决定充其量只是“行政命令”而非法律。因为1954《宪法》规定的是全国人大的单一立法制,它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第22条)”,制定法律的权力只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只有权“解释法律”、“制定法令”(31条)。至于国务院,它只有权“根据宪法、法律和法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议和命令(49条)”。仅仅从立法形式上看,用行政命令来剥夺人身自由,已经与法治国家的要求不相符。

(三)劳动教养违反正当法律程序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教养这种长期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没有经过刑事诉讼程序,本身违反正当程序。二是由于执行中公安的强势违反正当程序。虽然根据相关规定,劳动教养的决定由各地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作出,但是实际上由于该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设在公安机关,日常事务也由公安来处理。公安机关是承担维护社会治安任务机关,劳动教养的对象又是可能破坏社会治安的人。这就导致公安机关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况。即使公安机关是出于公心,也不排除仅仅从本单位职责出发,而导致不公正的情况发生。

(四)劳动教养违反罪刑相当的要求,显失公平

这有一个前提性问题要解决,劳动教养与刑罚的关系。劳动教养是不是刑罚?它是“事实上的刑罚”,尽管没有刑罚的外貌,但有刑罚的实质。这一点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教养日期可否折抵刑期问题的批复(1981年7月6日)》为证。这个批复在回答安徽省高院“关于劳动教养与刑期是否可以折抵”的请示时规定:“如果被告人被判处刑罚的犯罪行为和被劳动教养的行为系同一行为,其被劳动教养的日期可以折抵刑期;至于折抵办法,应以劳动教养一日折抵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期一日,折抵管制的刑期二日。”既然劳动教养与刑期可以折抵,而且“劳动教养一日折抵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期一日,折抵管制的刑期二日”,可知,劳动教养就是刑罚,而且它比管制刑还要重。实际上,劳动教养比短期有期徒刑也要重。有期徒刑可以判处几个月,管制的期限是3个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的期限是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而劳动教养呢?原来的劳动教养没有期限,相当于无期徒刑,1961年4月,公安部《关于公安工作十个具体政策问题的补充规定》首次规定了劳动教养的期限一般为2年到3年,1979年至今的规定是“一年至三年。必要时得延长一年。”所有这些规定都包含了一条:劳动教养最低期限是一年!因为劳动教养不经过法院和检察院,从立法者的思路来看,是把它当作轻于刑罚、介于刑罚和行政处罚之间的惩罚形式设计的,但是实际上这个理应“轻于”刑罚的惩罚却远远重于刑罚,明显违反罪刑相当的现代刑罚原则。

(五)劳动教养严重侵犯公民权利

除了侵犯公民正当程序权利以外,劳动教养主要是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权,并以此为威慑,影响到公民表达权、信访权、财产权的行使。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它成为“罪疑从有”的处罚方式,使许多人蒙受不白之冤;

(六)劳动教养成为地方政府谋政绩与谋利的工具

在维稳第一的气氛中,许多上访者成为劳动教养受害者并不说,更有无数公民仅仅因为发一个帖子、转一个帖子、反对非法强拆、甚或合法行使表达权而被劳教。极端野蛮个案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劳动教养整体上的非法与残忍。

(七)劳动教养成为不稳定的根源,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

劳动教养原本就在法律外运作,成为地方政府规避刑事诉讼程序任意剥夺公民自由的利器,且不说反右那种整体上迫害知识分子的劳教,就是现在的维稳劳教亦然。此种政府的非法律行为在整体上不是促进社会稳定,而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因此,即使不考虑劳动教养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单单从维稳的角度来看劳动教养,它也是得不偿失的:劳动教养的“维稳”意义是短期的,局部的;从长期、整体的眼光来看,劳动教养实为动乱的根源。除了不能达到“维稳”这一初始目标外,依赖劳动教养维稳的制度设计一个附带的效应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

(八)劳动教养违反国际义务,有损国家形象

未经正式法庭的审判不得剥夺公民自由,这是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原则。《世界人权宣言》第10条是这一原则的最权威的国际人权法依据,该条宣称:“人人完全平等地有权由一个独立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和公开的审讯,以确定他的权利和义务并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世界人权宣言》第10条作了细化。

综上所述,劳动教养制度废除时间是2013年年底。具体的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流程是国务院首先提出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意见,而后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投票通过之后,劳动教养制度就被废除了。所有已经开始劳教的人员全部都予以释放。这是当年法治建设的重大事件。

阅读200
点赞300
关键词:
诉讼仲裁
判决执行
快速咨询
律师入驻
立即咨询律师(北京)

有问题?马上问律师,3分钟快速获得律师解答,24,830位在线律师

优选法律百科文章

精选法律知识

  • 看守所释放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

    看守所释放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取保候审的意思?法律快车法律视频频道为您讲解看守所释放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取保候审的意思等相关问题,并提供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详细>>

    律师28023次观看

  • 治安处罚拘留可以提前释放吗

    治安处罚拘留可以提前释放吗?治安处罚拘留什么时候释放?法律快车法律语音问答频道专业律师为您讲解治安处罚拘留可以提前释放吗、治安处罚拘留什么时候释放等问题,您也可以在线咨询律师相关法律问题。详细>>

    律师11343次收听

  • 吸毒强戒暂缓执行还会执行吗?

    吸毒强戒暂缓执行有还会执行的可能,但一般不会再执行。吸毒强戒暂缓执行的条件包括被拘留人依法申请了行政复议或者提起了行政诉讼;提出了暂缓执行的申请;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提出了符合法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照法定标准交纳保证金的等。详细>>

    律师7232次阅读

  • 举证超过法定期,劳动教养被撤销

    基本案情:2010年5月,原告沈某在某地打工时,被当地派出所以涉嫌卖淫抓走,先处以15日行政拘留,后当地劳教委对其作出劳动教养一年的处理决定。原告沈某不服,委托详细>>

    黄锦旗律师判决执行

  • 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的区别是什么?

    一、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的区别是什么?劳动教养和培养,简称劳教。从法律上讲,劳动教养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的一种行政处罚,公详细>>

    杨谦律师判决执行

2020

11/04

分享

顶部

有法律问题?马上问律师

3分钟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24,830位在线律师

立即咨询
北京百科律师推荐
法律百科热门热词
党内警告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
无牌无证电动
《中华人民共
身份证丢失怎
网络暴力的危
全国人民代表
超车事故都是
全国人民代表
5座汽车超载
最新法律咨询
盈科王雨昕团队律师 我是六级伤残是不是拿了伤残津贴就没有伤残补助金了

1小时前 北京-北京

盈科王雨昕团队律师 自行车与电动车相撞,自行车判定全责,我想了解一下赔偿内容

1分钟前北京-北京

盈科王雨昕团队律师 我的一个朋友,坐火车来北京,昨天晚上做的车,到现在一点消息没有

1分钟前北京-北京

盈科王雨昕团队律师 请问拿了伤残补助金就没有伤残津贴了

12分钟前北京-北京

盈科王雨昕团队律师 主播打赏追赃 这种案子好打吗?

11分钟前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