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生活津贴,儿子能买房子,影响父母生活津贴吗?

更新时间:2022-12-01 01:41:58人浏览
问题描述:
父母生活津贴,儿子能买房子,影响父母生活津贴吗?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213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你好!可致电详询
2022-08-29 16:45:19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235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子女一般是可以要求其父母增加生活费的,但需要具备一定法定情形法院才会予以支持。如果被扶养子女生活当地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原定数额不足以支持,或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等情形下,子女要求有负担能力的父或者母增加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2-12-01 01:41:5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7种人不享受厦门引进人才生活津贴
7种人不享受厦门引进人才生活津贴
厦门市人事局将加强对引进人才发放生活津贴的管理,以杜绝在发放引进人才生活津贴上弄虚作假的现象。对引进到我省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发放生活津贴是我省实施
劳动保险政策
人浏览
你好,可以投诉处理此事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工资很高,子女还要赡养父母吗
父母工资很高,子女还要赡养父母吗
即使父母的工资很高,子女也应当赡养父母。赡养人义务具体表现的方面有: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保护的义务。申请赡养费的条件要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工资,奖金,津贴,生存收益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工资,奖金,津贴,生存收益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工资、奖金。工资、奖金主要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的劳动报酬所得。工资、奖金是我国普遍实行的劳动报酬形式,同时参照1993年9月233日劳动部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夫妻共同财产
人浏览
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
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
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根据国家和本市工伤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本市最近对工伤补贴费用作了调整。属于《实施办法》适用范围、2004年12月31日前
工伤赔偿
人浏览
绩效奖金包括津贴吗
绩效奖金包括津贴吗
绩效奖金也是工资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不包括津贴在内。绩效奖金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给与的一次性奖励,以一种劳动奖励的方式
劳动法
人浏览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具体政策可能因地区而异,还需参考当地的相关规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人社局投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离婚孩子哺乳期是一年。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协议离婚。协议离婚的意思是婚姻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向劳动部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公司没有交住房公积金,辞退以后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如果单位不支付的话可以去举报的,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在合同期内解除合同,有经济补偿金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与你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哪个单位
全部1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