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长期等不到工资,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1-05-16 14:12:20人浏览
问题描述:
农民工长期等不到工资,该怎么办?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477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根据我国劳动法,对农民工工资要不到怎么办解答如下:
1、先理智解决,可集体找领导谈判,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找到当地劳动局,实在不行,曝光媒体网络,运用媒体的压力来要薪资,打工不容易,也快过年了,只要能拿到薪资,你可以运用任何手段,怕什么,不用怕,望采纳。
2、拖欠或克扣劳动报酬或加班工资的,可以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条或《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解决。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张,后者需要劳动部门责令后仍不支付才能主张。  如果你想全面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建议你看一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社会保险法》,你才能知道用人单位到底在那些方面侵犯了你的权益,会使你一生受益。
3、持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证据,到:
1.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法院直接起诉欠你们工资的人;
3.直接向当地公安局指控欠你们工资的人“恶意欠薪”。【提醒】注意收集相关证据(证人证言、书证、物证、录音录像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在该修正案的第四十一条修改内容为: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解读:《劳动法》第九十一条、《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均对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的行为,规定了由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其支付的措施。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打击恶意欠薪行为,该修正案将刑事处罚与行政监管措施相衔接,因此刑法增加了二百七十六条,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惩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该条修正案的内容来看,构成恶意欠薪罪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从构成该罪的主体来看,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即使在实践中一些按劳务关系处理的争议,即个人恶意拖欠劳动报酬仍可构成犯罪。其次,从主观方面来看,应是主观上有故意不支付的心里状态。若是因客观情况无法支付而导致的拖欠,并不构成犯罪。比如,因经济原因,无力支付。再次,从犯罪的具体表现来看,应有逃避或拒不支付的行为。即有采取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实践中常见的情形有:用人单位承诺高额工资,可工程完工后,却找不到该工程负责人;或有的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因劳动者申请仲裁败诉后,因担心承担责任,便提供虚假文件注销公司;或者有些单位在劳动者胜诉后,通过把公司相关业务的款项不进入公司账户、或在判决生效前转移公司账户资金等手段来拖延或不履行生效判决。该修正案生效后,用人单位的这些行为都可能构成犯罪。最后,必须是数额巨大且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对于构成该罪的具体数额,有待于司法实践或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该政府部门应包括劳动监察、公安机关、法院等政府部门。在实践中,劳动争议涉及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的赔偿金以及竞业限制的补偿费用等,从宏观的方面讲,这些都是劳动者在付出劳动时依法应得到的,应属于劳动报酬的范围。但实践中也有不同观点,认为这些不属于劳动报酬,这些只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额外补偿。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劳动报酬的界限,才有助于该条法规能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21-05-16 13:53:4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921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好:可以起诉也可以报警解决
2021-05-16 13:56:23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07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可以报警处理或向劳动局举报处理的
2021-05-16 14:12:2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老板拖欠工程款,该怎么办?
老板拖欠工程款,该怎么办?
核心内容:如今在建筑市场上工程欠款问题非常常见,引起这个情况的出现一般包括以下问题:一是合同的有效性问题;二是合同的相对行问题;还有工程结算方式及数额的问题等。
工程拖欠
人浏览
关于农民工工资要不到怎么办的问题,我的建议是:1、先理智解决,可集体找领导谈判,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找到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在不行,曝光媒体网络,运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拖欠农民工工资要农民工怎么进行维权
拖欠农民工工资要农民工怎么进行维权
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的维权:农民工作为受害人,可以打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会依据《劳动保障监
债权债务
次播放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支付令程序即督促
工资福利
人浏览
农民工讨薪,难在哪里?
农民工讨薪,难在哪里?
讨薪有四难一是“签约难”。尽管各级政府一直三令五申,但农民工仍然难以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在发生劳资争议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往往各执一词。而
讨债知识
人浏览
对于农民工工资要不到怎么办这个问题,有以下内容: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下发的《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不到欠款人怎么办
找不到欠款人怎么办
找不到欠款人的,债权人可以在报刊或杂志上发布公告,以延长诉讼时效;债权人还可以以利害关系人的身份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失踪
债权债务
次播放
关于农民工工资要不到怎么办的问题,我的建议是:1、先理智解决,可集体找领导谈判,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找到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在不行,曝光媒体网络,运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收集欠款证据,委托律师处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收集欠款凭证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还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收集证据,仲裁或诉讼索要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1.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逾期不缴或者少缴的,会被责令限期缴存。2.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失业金的领取标准分为:1、单位与失业人员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至多能够领取12个月的失业金;2、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至多能够领取18个月的失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如果店长坚持不支付您工资,您可以先尝试与店长沟通,了解具体原因。如果沟通无果,您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并提交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离职通知等。劳动局会进行调查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这种事情你去咨询一下村委会书记即可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工伤视野评定需综合考量。1.确保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2.保留并提交相关证据和医疗诊断证明。3.如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可在1年内直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种事情建议你与对方沟通处理,1000你可以不用去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种事情建议你直接到人社局或者劳动监察大队举报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